第288章 太子的笑容

盛世书香 阿琐 1562 字 3个月前

不知扶意此刻正在哪一片夜色下,不知父亲是否又为难她,不知大夫人有没有欺负她,更不知她能不能承受大姐姐的教导。

这份牵挂,令他内心满足又安稳,不论身在何方,身心皆有归处。

祝镕环顾四周,警惕一切动静,又想起方才开疆说的话。

他没有告诉开疆,在他看来,太子和四皇子都像极了皇帝。

又有几个人能知道,当年那位太子,一样的不贪慕皇权地位,一步步被逼到这份上后,到最后,什么都扭曲了。

自从多年前走出京城,见过更广阔的天地,亲眼见识了百姓的疾苦艰难后,他开始意识到当今治国的种种不足,察觉到皇帝性情中极大的缺陷,但上天造人,本就人无完人,皇帝并非无可取之处。

碍于皇族、贵族和官僚的压力,千百年来,中原土地上的各朝各国,并非每一代帝王都能大开恩科,以科举取士。

寒门学子跻身官宦贵族后,势必会影响到皇族旧贵的利益,大齐三百年来,也曾有几十年一度废除科举,而推行世卿世禄和军功爵制。

先帝在世时,亦非按律开恩科,只在朝中官员遇缺,人员不足时,才不得不从民间取仕,甚至于早年,还一度捐官成风。

但当今皇帝登基后,将科举制度列入大齐朝纲,敦促各地县试乡试,每一次都亲自主持京城会试,与文武百官共同挑选大齐未来的人才。

多年来,无数寒门学子入朝为官,皇帝在百姓心中,并不只是个不会打仗的懦弱皇帝,他为自己培养的心腹和人才,遍布全国各地。

反而是祝镕这般出身,那年得殿试头名时,可谓举国轰动,因为就在之前,无数世家子弟都被挡在殿试之外,祝镕那一次,几乎是给世家贵族扬眉吐气。

想到这些,祝镕不得不再次动摇他的内心,原来为人臣子,并非忠孝难两全,而是忠国与忠君,当如何抉择。

转眼一夜过去,之后奔赴皇陵之路,顺畅平稳,并没有发生扶意担心的事。

当太子在皇陵代替皇帝祭祖时,京城忠国公府里,也摆下隆重丰盛的酒席,庆贺小公子满月之喜。

三夫人孕中丰满了些,产后尚未能恢复窈窕,先前的衣裳都不能穿,老太太不惜重金请来京中最负盛名的绣娘,为她新作礼服。

光是那一身金银线绣祥云牡丹,大气高贵的正红对襟直领外袍,便是十几位绣娘同时开工,才赶上了今日的满月酒。

时近正午,客人到得差不多了,三夫人亲自来内院请婆婆和几位世家老夫人过去,可话没说上几句,下人就来通报,宰相府老夫人、大夫人并几位少夫人和姑娘到了。

老太太心下一沉,但未露在脸上,借口道:“你搀扶我几位老嫂嫂先过去,我换身衣裳,告诉闵老夫人,西苑离这儿远得很,别过来了。我迟些过去,若有怠慢,就看在我们都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的份上吧。”

几位老夫人说有她们在,不怕耽误待客,便随三夫人一同离去,丫鬟们端盆捧巾地进来,要伺候老太太更衣,但她却坐着不动,问道:“二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