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登基大典

明扬天下 何昊远 2021 字 3个月前

而第一代君主可没有谁颁旨给他,所以只能请上天“授命”,以此作为自己统治天下的合法性。

所以,便不能在皇宫里成礼,而是要到南郊的圜丘坛来,在这里祭告上天,接受上天赋予的皇权。

秦牧车驾来到南郊圜丘坛时,外围早已是人山人海,里三层又外三层,教坊司的乐工使劲地奏乐,乐曲气势磅礴,震人心魄。

在乐曲声中,秦牧在祭坛前献上三牲,焚香祭拜上天,仪式隆而重之。

圜丘告祭礼成之后,礼官遣校尉设金椅于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于金椅前。

接着是司马安这个首辅,率领所文武大臣、望座位跑奏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这个时候,不能别人一请,你就跑去坐那张金椅,你必须“犹抱琵琶半掩面”,或者象大姑娘上花轿一般,咳咳,总之要含蓄,要谦虚,要勉为其难,要

这时呢,是文武大臣表演的时间,只见司马安等人拥上来,将半推半就的秦牧扶拥至金椅坐下,虽然不至于象“绑架”那样激烈,但整个过程必须体现出是文武大臣们“拥立”的。

秦牧坐定之后,百官先排班,执事官举冕服案、宝案至前。司马安诸大臣奉衮冕跪进,置于案上。

接着由司马安、李源、路振飞、杨廷麟、蒙轲、刘猛、马永贞这些最重要的文武大臣取衮冕加于圣躬。

这个过程也不能由秦牧自己动手,刚才你不愿坐金椅,这个时候却主动去穿戴衮冕,岂不是前后不一,所以啊,必须把谦逊进行到底

司马安等人帮秦牧穿戴好衮冕,然后退入班,通赞高唱:“排班”。

排班齐后,众大臣鞠躬,奏乐。

然后众大臣三拜,平身,乐止。

然后再三拜,平身,乐止。

通赞引司马安至皇帝宝座前,通赞唱:“跪,搢笏”。

司马安搢笏,“笏”就是官员上朝用的笏板,古代官员的官服没有口袋,于是将笏直接插在腰带上,叫“搢笏”。

承传唱众官皆跪。捧宝官开盒取玉宝(即传国玉玺)授予司马安,司马安捧宝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秦牧颔首示意,然后尚宝卿受宝,收入盒内。

通赞官唱:“就位,拜,平身。”百官按通赞指引拜、平身。

通赞官再唱:“复位”,引礼官引宰辅自西复归原位。

通赞官接着再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万岁、再三呼、跪右膝、出笏”

百官按通赞官所唱步骤做,山呼的意思就是让你有多大声就叫多大声,于是文武大臣练嗓子的时候到了,每一次叩拜,皆齐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外围观礼的千千万万百姓,此时也全部拜倒,如同浩瀚的海洋,一起跟着山呼万岁,一时间,声震九霄,地动山摇,秦淮河的清波震起了细浪,钟山为之久低昂。

山呼之后,新皇解严,通赞唱:“卷班”。百官退下,礼毕。

按照旧礼,这个时候应具卤薄导从,皇帝率领大臣前往太庙,奉上册宝,追尊四代考、妣,告礼节性社稷。

但大秦比较特殊,太庙并不设在南京,所以早有礼部官员以及两百禁卫等候,带上册宝,日夜兼程赶往西京。

秦牧此时具衮冕回皇宫,御紫宸殿,百官上表称贺。

然后文武百官各就位,太常寺奏大乐,乐曲气势恢宏,跌宕起伏,低沉的鼓声,磅礴的大钟,让人荡气回肠的音符,回荡在金碧辉煌的宫阙间。

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大气而不失瑰丽的大秦服饰,金黄色的巨大华盖,汉白玉雕刻的台阶,威武雄壮的金瓜武士;

目光所及,耳边所闻,无不彰显了这个国度庄严瑰丽、如同史诗一般辉煌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