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战略调整

明扬天下 何昊远 1455 字 3个月前

“大人,属下觉得,目前咱们还是放弃襄阳为好”

秦牧脑海中灵光一闪,不禁微捏拳头说道:“不错,襄阳襄阳,司马先生请接着说。”

“其一,咱们对襄阳虎视眈眈。会牵制袁宗第大量兵力,这么做等于是在帮满清鞑子的忙,倒不如暂时放弃攻打襄阳的计划,让袁宗第率大顺军右营精锐北上,以期李自成能与鞑子拼个两败俱伤。”

“嗯,其二呢?”秦牧双眉不知不觉地舒展了开来。

“其二,敌人南下的话,从战略上看,进入中原腹地攻打襄阳是大大的失策,最明智的做法是先攻打淮扬。直逼南京,这样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淮扬四镇之兵靠不住,站在咱们的角度,一但淮扬失守,最先受到威胁的反而是九江。而此时咱们重兵压在襄阳,则战线拉得过长,一但九江危急,恐怕救之不及。”

秦牧自嘲地笑了笑,之前念念不忘夺取襄阳这个战略要地,不但战略方向错了,而且战略思维也落后了,落在了一种冷兵器时代的战略思维模式。

襄阳是荆湖门户重镇不错,但它孤悬江北,如果是冷兵器作战模式,襄阳凭借城高墙厚,还可以大量牵制、消耗敌人的兵力;

但现在鞑子也有红夷大炮了,可以说作战模式已经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在炮火的猛轰之下,连潼关这样险隘都守不住,孤悬江北的襄阳又何能例外?

到时襄阳不但不能成为阻敌的桥头堡,反而有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坟墓。

在战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是极为愚蠢的事;看来还是得用太祖的运动战才行啊,哪怕湖广江西都打烂了也没关系,满清鞑子人口有限,只要能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想通了这些,秦牧当即说道:“司马先生所言极是,这样吧,立即下令让苏谨撤回来,同时派人去襄阳找袁宗第谈,为了显示诚意,连荆门的兵力也要削减,留一千人马就行了,这个时候袁宗第急于北上增援李自成,无暇再南顾,留一千人马足矣。”

“是,大人。”

“李式,让军情部副主事东方盛和监察部的甘南来见本官。”

“是。”

东方盛三十二岁,其貌不扬,但心思缜密,为人多智。甘南更加年轻,只有二十三岁,但显得很成熟,搞宣传鼓动是一把好手。

“拜见大人,不知大人有何吩咐?”俩人一同向秦牧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