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因台谏于朝中地位特殊,他对官家而言,必须是个孤臣、纯臣,是最不可结交朋党之人,不然就会有因朋而弹的嫌疑。

淮南李家,世代簪缨。世代簪缨,代代纯臣。

李家的儿郎自前朝起便是人才辈出,至李诀这一代,官至执政的已出过三人。然李诀的曾祖原侍后晋,又因后晋高祖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以事辽国,怒而辞官,举家迁至淮南,自此不仕。

李家在东京,其实并无什么根基。李诀也无交好的朝臣,故而官家放心把御史中丞一职交给他。

而当李诀成为了吴国公的连襟,他也就成为了有可能拥有“朋党”之人。

无稽之谈,可畏三人成虎。

幸而官家实在信任他,任他人诽谤,也愿听他自证清白。

只是,李诀原本心里想的一件事,便要就此作罢了。

为此,他特地连夜写了一封信,翌日一早叫人送去给人答话。

信中写的,是说自家女儿年龄尚小,暂不考虑婚嫁,也不必乞巧相看了。

这封信,送去了端明殿宋学士的家中。

一月之前,宋学士托人来到李府,想为自家长孙求娶李朝烟。宋学士的长孙,李诀曾见过几次,端的是一表人材,又颇通文采,本是朝烟佳配。

可今日朝堂之事点醒了他:自己身在此位,本不该多与这些世家大族有太多瓜葛。今日侥幸,深得官家信任,但若他真同宋家结儿女婚姻,将来又会给自身平添了话柄。

如是亲事,不如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