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突如其来(第二更)

铁血宏图 无语的命运 2362 字 3个月前

“从现在开始,湘、粤包括湖北,地方官厅所有的工作都必须要转移到防疫上来!”

在沉思片刻之后,朱宜锋立即做出了决定。

“所有的地方官员必须意识到一点,这是一场战争,而我们必须要打赢这场战争!”

是的,必须要打赢这场战争,要不然等待自己的极有可能是毁灭,是所有一切的功亏一篑。自己没有选择同样也没有退路!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打赢这场战争。

怎么打赢这场战争?

在鼠疫这种传染病的面前,1856年的医学是被动的,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治疗手段。别说是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在一个半世纪之后,一号病的爆发都可以让国家如临大敌一般,更何况是这个时代,怎么办?

转过身,看着站在面前的神情紧张的骆秉章,朱宜锋想到了现在府中最擅长防疫的一个群体。

“把我们的军医都调过去,还有军队,让他们负责防疫!”

“主公,那广州一事如何处置?”

张亮基出言询问道,在他看来这种平息民乱根本就不什么事,别说是杀了百多人,就是杀了几千人,又能如何?

但是毕竟主公不是满清的皇上!

“广州……”

眉头一皱,朱宜锋的脸上顿时涌现出一阵恼色。

“主公,以臣之见此事李子渊虽有偏失之处,可其也是一心为公。今日粤省大疫,若无其居中调度,若无其于粤省之威信,恐百姓不知徒增伤亡几何!”

尽管被杀的是广东同乡,但骆秉章仍然习惯性的用一个臣子的态度去看待这一问题,毕竟在大清国,不知多少官员因为“立场”的问题,在乡人民变中被罢免。

“主公,现在广东正需要其这样令行禁止之巡抚,非如此,不能平广东之大疫!”

面对骆秉章、张亮基两人的进言,朱宜锋的心思猛的一沉,他看着眼前这两位为李子渊开脱的下臣,脑海中想到的却是满清统治两百多年来的形成的“恶例”。

在明代,民间百姓畅快议论,以及劫社聚会,散步抗议都是司空见惯,即便在最黑暗魏忠贤时期的短短三年内,也无法控制民间的舆论,还有民间力量敢于出来挑战,而在其他时候,民间的舆论抗议更是足以影响朝廷的政策走向,官员的去留。明代的士大夫也好,百姓也好,对此都以为是天经地义的,但在清朝则如何?如果类似明朝万历和天启年间反抗矿税以及阉党的那种聚会抗议,恐怕紧随而来便是变本加厉的打压,主事者被杀、百姓被流放三千里……

对比于明朝,其虽然有种种缺点弊病,国家的机器运转也存在众多问题,但却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而到了满清统治之下,虽然国家机器的运转看似更加流畅,但整个社会都陷入死气沉沉中。

最终,正是满清这种对“民变”,准确的来说是对中国人的警惕,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用最残酷的手段去弹压“民变”,从而去除国人心中的最后一丝“自由”之心。最终他们成功了,他们成功的把中国人脊梁骨也彻底打断,从此奴才气,瞒与骗,做戏的虚无,精神胜利法成为了中国人的民族性。

而且这种恶劣的影响即便是在府中,也无法避免,就像张亮基、骆秉章,他们无一例外的不觉得的对民变的弹压有什么不对,无一觉得的死了一百多人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他们习惯了,他们习以为常了,如果这种惯性继续持续下去,那么即便是自己成功的推翻了满清,将来的中国又是什么样的国家?

“主公,臣以为,当前必须先以防疫为主,至于李子渊,可以密电严斥的同时派出得力之员彻查此事……”

主公的沉思不语,让林治平于一旁轻声提醒道。

“为天下苍生计!以臣看来,此事还需待到大疫趋于平稳之后,再行定计!”

——————————————————————————————————————————

(历史上1855年云南鼠疫,有资料称其是人类史上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发源地,在随后的数十年间,上百万云南人死于鼠疫。40年后,广东爆发鼠役,传至香港,最终散布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估计在中国和印度造成1200万人死亡,一直持续到1959年。现在与中传播至广东,原因非常简单——商业的繁荣导致疫情输入,交通的改善导致疫情大范围传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