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应对(第一更)

铁血宏图 无语的命运 2338 字 3个月前

“你不明白!”

取出一张纸,在拿笔的时候李子渊解释道。

“咱们那位主公,最反感的就是下属推脱责任,若是我将这个责任推给宪兵,不仅会惹起军方不满,还会令主公反感,更重要的,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那些人殴打厂工,砸毁工厂,行经可谓是恶劣至极,不开枪又岂能平息!”

尽管话是这么说着,可是他的心底却在暗自敲着鼓,毕竟他很了解主公的性格,这件事传到主公耳中会是什么结果?

“可大人,毕竟牵扯到那么多人,开了枪,这事态怎么平息?再则其大都是破产机户,容易引得外人同情,现在又惹出此等血案,到时候恐怕……恐怕会引起百姓不满啊!”

“百姓不满又能如何?”

李子渊冷冷一笑。

“那些机户破产又岂是他们殴打甚至杀害他人、破坏他人产业的理由?我会建议府中,将这些人一率流放,而且还要流放的远远的。东非都不行,离这里太近了,我看还是西非吧!”

什么!

惊讶的看着大人,吴子山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从大人口中所说的话。

“还请大人三思,此事万万不可如此,毕竟涉及数万人……”

“数万人又能如何?”

冷哼一声,李子渊的眉头一挑,狠声说道。

“全部流放!一个不留,不如此,不能让他们畏法如山!他们不畏法如山,将来主公君天下时,如何让天下人信服?如何何天下人畏法如山!”

畏法如山!

大人的一句话,让吴子山浑身一颤,他立即明白了大人为何如此了,他的坚持恐怕就是想杀鸡给猴看,就是想告诉所有人,对待民变,官府会有何种手段。

这种手段不仅仅只是杀人!

除了杀人之外,官府还有办法把这些人全都迁往海外,迁至最为遥远的西非。这是一种威慑,是在告诉那些人,若是他们想对抗新政,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死”!

既便是侥幸活下来的,也会被流放到海外,从此远离故土!

而在李子渊看来,这似乎是他说服主公的唯一机会——可以向海外殖民地提供数万“移民”,这多少总能让主公接受这一既成事实吧!

为官数年的习惯,虽然使得李子渊不至于推脱责任,但是他同样也明白自己应该如何自保,至少尽可能的自保。

“那赵会首等人……”

试探着,吴子山这么问道,毕竟他自己本身也是广州人,那些机户的死活,他可以不关心,但赵会首等人,毕竟也是广州本地的士绅。

“为一已之私,煽动民乱,其心可诛!其行实在是罪大恶极!必交提刑使起诉……”

一边用愤恨不已的话声表述着这些人的罪名,李子渊突然像是有所觉悟似的说道:

“此等为一已之私勾结满清,图谋内乱的汉奸,留之何用!”

一句话便定下了数人的生死,他们有没有勾结满清,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在乎。但总能找到“证据”证明这一切,证明那些人煽动民乱,是为满清所驱使。

是了!

这么做至少自己的“罪责”又减轻几分,毕竟是这些汉奸处心积虑的“逼迫”宪兵开枪,而自己,身为广东巡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嘛!

面对巡抚大人定下的“罪名”,原本看似有些抵触的吴子山抬起头来,看着大人说道。

“大人高见!如此,民心自可安定!”

“高见谈不上!当年满清的乾隆年间苏州的顾尧年?明起,可知此事。”

话锋突然一转,李子渊提起了一个数十年前的旧事,于大清国但凡是有意仕途之人,都会学习这一案子,记住朝廷是如何处置此事。

“顾尧年?还请大人明示!”

“当时苏州的米商却和官府勾结,不允许外地的粮食运进苏州,只准自己卖粮,再肆意抬高粮价。以至于苏州的米价一天之内连涨几次,老百姓们无以为食,日子没法过下去了。一介布衣顾尧年自愿为百姓请命,请官府平抑粮价,其自绑双手、只着单衣,于身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无钱买米,穷人难活。这是顾尧年的诉求,也是全苏州百姓的诉求。所以当苏州百姓看到顾尧年只身一人为民请命时,都围在官府门前,声援顾尧年。你知道,满清是如何处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