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兵舰开拓(第一更,今天加更!)

铁血宏图 无语的命运 2291 字 3个月前

“确实,这种卷烟很适合军队!”

就在沙逊的话声落下时,一个声音传到他的耳中。

“如果要是把他们卖到克里米亚,卖给那里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军队,你看怎么样?”

“什么!”

惊讶的看着这位汉督,看着指间夹着的纸烟,沙逊的一时间居然愣住了,卖给正在打仗的英国人还有法国人!

那些身在前线正在打仗英国和法国的士兵显然不可能再像过去于军营之中那般方便,但是有了卷烟,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吸烟,即便是在战斗的间隔。而且完全没有烟斗丢失的烦恼。

“这……汉督阁下,我相信,你的这个发明,一定会受到所有军人的欢迎,对于士兵们而言,纸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在沙逊的言语中,朱宜锋的脸上依然带着笑容,只有他自己才非常清楚,为什么要把卷烟卖到战场上,因为这种印着“军舰”的“兵舰牌”香烟中含有一种添加剂——海洛,因,尽管它的含量极为轻微,每吨烟丝中仅仅只喷洒一公斤海洛,因,但是其却能够发挥镇定、宁神等很多“良好”的作用,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它会成瘾。

早在一个多月之前,朱宜锋就在自己的试验室中用吗啡合成了海洛,因,技术并不复杂,在吗啡中加入醋酸而得到这种白色结晶粉末,原理很简单,成本同样也很低廉,因为医院的需要,督府一直进口吗啡用于止痛、麻醉,鸦片的交易单位是以箱计,而吗啡则是以磅,每磅甚至不需要50元。而朱宜锋之所以会研究海洛,因,就是为了向欧洲发起新的“毒品战争”。为得是让这种新型毒品在欧洲泛滥。

偶尔吸个几根,微量的海洛,因或许不会令人成瘾,但是几包香烟吸下来,就会对海洛,因成瘾。这个时候,基础版权的“黄兵舰”就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嗯,那个时候会有“蓝兵舰”以及“红兵舰”等待着他们,最终,药店里的海洛,因将会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而朱宜锋之所以选择克里米亚战场上的英国人、法国人作为突破口,是因为战场上残酷的战场会使得士兵们愿意用毒品麻醉自己的神经,正像当年的越战一般,正是越战导致了美国的毒品泛滥,在此之前,就像现在,尽管鸦片在英国在欧洲是合法的药品,但是却没有泛滥,像英国,每年对鸦片的需要仅仅只有不到数十吨,也就是几百箱鸦片,而且主要是用于制取医用的吗啡以及鸦片水,就是现在广东用于戒毒的鸦片水。

这就是现实!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所谓的欧洲的泛滥成灾,于实际上不过只是某人的臆想夸大之词罢了。甚至很多人所谓的曾经在19世纪末于欧洲泛滥成灾的海洛,因,也不过只是很多人自以为是的臆想,自以为是想象。

1898年拜尔公司发明海洛,因时的销量仅为45公斤,10年后,这一数量就“猛增”为783公斤,也仅仅只消耗了7吨左右的鸦片。这就是所谓的暴利海洛,因的“庞大”市场,用了十年的时间培育出来的市场,而同时期,中国鸦片需求却是国产158万担,进口5万担,一年数万吨的庞大需求,足以制取数千吨海洛,因,甚至到二三十年代,中国每年对吗啡以及海洛,因的需求多达数百吨。

毒品在短短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就于中国泛滥了,至于欧洲,尽管早在17世纪第一箱鸦片就运入英国,但是却从未曾真正泛滥过,更没有成灾,因为没有像中国一样产生庞大市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朱宜锋想把自己发明的海洛,因卖给欧洲人,也要想办法开拓市场。

市场……需要培育!需要开拓,否则海洛,因只会如历史上一般,作为药品被广泛使用,几亿欧洲人一年使用几百公斤海洛,因,带来的市场不过仅仅只有……嗯,几万银元的市场。

而战场就是最好的市场,因为在艰苦恶劣的战争环境中,吸食海洛,因或者海洛,因香烟,可以暂时解脱因思乡或失去亲人而产生的痛苦,可以暂时麻木人们的神经,令他们沉浸于片刻的宁静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战争结束之后,他们会把习惯带回欧洲,就像百年后的美军一样。当年正是数十万美军把吸食海洛,因等毒品的习惯带到了国内,从而进一步促成了美国国内的毒品泛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可以说,没有越战以及其催生的反战就没美国的毒品泛滥,毒品市场的需求不是平空产生的。至少现在,于欧洲并没有任何让毒品泛滥的社会因素。但是现在,克里米亚战争作为一个机会就这么直接的摆在朱宜锋的面前,他又怎么可能错过这个机会?

原本他想让自己去办这件事,但是现在沙逊,这个号称有史以来最大的鸦片贩子的到来,却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与其弄脏自己的手,不如让这个鸦片贩子向欧洲贩卖毒品!而且相比于中国人,犹太人分布在整个欧洲,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自然拼命扩散,以将尽可能多的毒品贩卖给欧洲人,当然,他们愿意这么干的前提是,在此之前,自己已经培育出了一个成熟的市场。

而克里米亚的近百万英法联军,就是最好的市场,这些英国士兵、法国士兵在战争之后,会把吸食“兵舰烟”以及海洛,因的习惯带到英法各国,到时候,这甚至有可能会做为一种时尚,为欧洲人所接受!

心下得意着,朱宜锋深吸一口香烟,这烟当然是普通的没有添加“特药”的普通香烟,随后他看着沙逊说道。

“怎么样,有兴趣帮我把他销售到克里米亚,卖给英国和法国的士兵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