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基石(第二更)

铁血宏图 无语的命运 1751 字 3个月前

在那台3000磅蒸气锤投入使用之后,锻造车间便开始用进口的原料锻造枪管管坯,锻铁制成的管坯经过校正后,经过钻膛、校正、抛光、拉制膛线,既可以制成枪管,但是受限于设备不足,产量一直非常有限。

现在工厂制造的步枪,实际上分成两种,一种是用锻铁钻制的线膛枪管,用于装备义军,还有锻铁卷制枪管,相比于前者,后者的制造速度较快,但枪管强度相对较差,早已为欧洲工厂所淘汰,但因其成本较底,且可采用人工锻造,因此它才是现在兵工厂的主打产量——当然其主要用于“外贸”,高价卖给太平军。

事实上,尽管现在兵工厂的产量不大,但与太平军的贸易却保证着工厂的经费,兵工厂所需的经费,全是通过出售火炮、火枪的贸易所得。也正因如此,现在兵工厂一方面要保证义军的供给,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外贸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申若华想制造新型步枪的想法自然很难获得通过。

“总是要试试,我觉得小口径的线膛枪精度肯定更高,射程也一定更远!”

面对同学的固执,赵鹏程却笑说道。

“那你可真得等等,要不你看,让徐志林帮你说说情,他现在可是咱们班里的红人,连大都督都知道他,还发给他三千两银子的奖金!乖乖,那可是三千两!”

赵鹏程口中的徐志林,是他们班中的同学,他之所以能够获得那笔巨款,完全是因为他的一个发明——拉火管。

事实上,在所有的同学们看来,徐志林根本就没有发明任何东西,他的“发明”都是现成的,手榴弹是兵工厂早已经制造的,至于拉发点火管,那是火炮上使用的,工厂在上个月刚刚实现自产。可徐志林却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一种新型的手榴弹。

原本兵工厂制造的手榴弹是大都督发明的,其用火柴头作为引火头,虽说看似方便,只需要轻轻往布上一划,就可以发火。但使用起来还是有些不便,而徐志林却从火炮使用的拉发点火管上得到了灵感,在对拉发点火管进行改进之后,他成功的将其应用于手榴弹上,取代了火柴引火头。

相比于大都督的发明,徐志林的发明更为实用,拧开手榴弹尾部的铁帽,系着瓷珠的拉火绳就会自然落下,使用时只需要用力一拉,然后将其甩手,3-5秒后手榴弹就会爆炸。

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发明”,让徐志林成为工程班的“名人”,甚至整个文山义熟的名人,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他得到的三千两奖金,甚至就连同那手榴弹也被命名为“志林式手榴弹”。

也正因为徐志林的成功,才使得现在这个在外人看来“只是培养一群工匠”的“工程班”里掀起了一个新的浪潮——发明研究的浪潮,当然,几乎所有人都注意到一点——徐志林是他们这些人中,学习最为认真,最为刻苦的人。

“三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