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差距(双更合一)

娇女 夜惠美 3540 字 3个月前

星眸一眨炸送出几许的温情,秋波。

永安侯世子愣了一下,道:“我也没料到王小姐会看这群学生。”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王芷璇赞叹道:“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如今有你这般的人太少了。”

管子这句话恰恰是永安侯世子最喜欢的。前生他把这句话挂在书房的墙上,时刻鞭策鼓励自己,哪怕无人理解,受人嘲笑,明明是太子的表弟,却同太子殿下不亲近,无心政务。他依然把办学的理念贯彻了下去。

有王芷璇的财力支持,永安侯世子开了很多所义学。

“百年育人愧不敢当,尽其所能罢了。”

永安侯世子温润的一笑,“王小姐过奖了。”

王芷璇道:“并非过奖,世人若都有你的胸襟风度,国朝得强盛几何啊。同时天生富贵,有人想着教书育人,而有人只会骄纵,目中无人。”

她带了几分不平,亦有几分无奈。似对京城贵胄子弟无事生非凭身份鱼肉百姓很不满。

“王小姐这么说,我更是愧不敢当。”永安候世子正色道:“没人的想法不同,我没有大志向,旁人却有为国开疆拓土,牧守一方的雄心壮志。”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万世,则国雄于万世。”

王芷璇面不脸红心不跳得抄袭名人名句,“美哉,我少年国朝,与天不老!壮哉,我国朝少年,与国无疆!”

永安侯世子忙道:“这话不可说,不可说。”

这可是犯乾元帝忌讳的诗句。

一样的胆小,这也是王芷璇不满永安候世子的原因。

“我歌颂国朝少年,寄望国朝未来,便是皇上听见也不怕的。”

“王小姐不明白陛下,还是小心一点为好。”永安侯世子目光深邃,缓缓的说道:“有些话不必说出来,做便好。我办义学一不求名,二不求利,何必招惹是非?这群学生天性纯善,我教导他们读书识字,一是不想他们做不识字的人,二也可减轻他们家里的负担,读书可明理,我不求他们全部走入仕途,只愿他们少受点无知的亏。”

“你……”

“所以我说王小姐的诗句对我来说太重,太大,而听着很有气势内涵,不过是空谈。”

王芷璇一听这话差一点咬掉舌头,不过想想某人的作风,又觉得永安候世子说得挺有道理。

永安候世子最大的问题便是不肯上进。

这也是王芷璇把他列为兜底的人选的原因所在。

永安侯世子道:“王小姐还是同我说说何为拼音罢,我想晓得拼音如何认字?”

王芷璇笑道:“好。”

她来此地并不是同小屁孩纠缠的,主要是赢得永安侯世子的侧目,永安候世子性情温润如玉,但对认准的事情极为坚持。

只要他认准了王芷璇,无论多困难,都会娶到王芷璇。

乾元帝默许王译信搬离西宁侯府,王四爷便让人收拾箱笼,他总算是可以离开岳父家了。

在整理书房时,王译信竟然找到了好几张王芷瑶儿时的涂鸦。泛黄的纸张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字,有好几个是少了笔画的错字……王译信摸着上面的字,这张纸张之所以被瑶儿当作宝贝带出来,只怕是因为纸张上有他王四爷的字。

以前他全心教导早慧的王芷璇兄妹。对瑶儿甚是忽略。

那时,他教王芷璇一遍,王芷璇就能举一反三,而他教王芷瑶好几遍,她还是认不全字,总是念错,蠢得很……于是便心安理得把瑶儿撇到一旁。

“爹,还没收拾完?”

“好了,就好了。”

王译信下意识的藏起纸张,用袖子拭了拭眼角。“书房有灰,瑶儿在外面等就好。”

“我可是好心来帮忙的。”

王芷瑶笑盈盈的走到王译信身边,环顾一圈装满书的箱笼,“爹的藏书很多嘛,每一本您都看过?”

“还好。还好。”王译信最近在瑶儿面前找回了不少的自信,“粗粗的翻了一遍而已。”

“咦。”

王芷瑶墩身盖上了箱子时,竟然见到了熟悉字母……“这是什么?”

王译信凑上去一看,眼前一亮:“这是拼音字母表。”

“啊。”王芷瑶眨了眨眼睛,王芷璇连拼音都弄出来了?国朝人接受能力好强呢。

王译信拿起字母表,“我记得璇姐儿识字的时候便弄了一些字母表,的确认字比较快……瑶儿。”

“我又不会嫉妒她。您放心吧。”

嫉妒什么?

嫉妒王芷璇无耻的抄袭借用前人的智慧?

王译信见爱女不见任何妒色,道:“平常心尤其难,瑶儿很好。”

王芷瑶眼珠一转,问道:“字母表对识字有用?”

王译信点头道:“很有用。”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既然有用,就该普及嘛。读书识字的人多了,也有利于教化百姓,实现孔子的大同世界。”

虽然王芷瑶不认为有可能有大同世界,但字母表的出现的确会让资质平庸的人认字方便点。

天才的数量很少,大部分人是凡人。

王译信突然觉得手中的字母表有千斤重。显然他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字母表是……”

“是五姐姐弄得?”

“不,主要是我……在她提醒下,弄出来的。”

王译信说这句话倒是理直气壮。

王芷瑶道:“既然是您和五姐姐共同发明,呈交给皇上时,提一笔就是了。况且五姐姐一向淡薄名利,您说多了,对她而言可是沉重的负担呢。”

“她不是……”王译信苦涩一笑,“瑶儿被她骗了。”

王芷璇只怕比任何人都想要出风头,想要名利双收。

王芷瑶看出王译信的犹豫来,鼓励道:“于国有利的事情,爹何必拘泥于形式?”

左右王芷瑶也是抄别的,那就别怨恨王译信抢先一步,都是抄得,谁比谁高明多少?

王译信皱紧了眉头道:“可是字母并不容易普及,还得再想想才是。陛下骄傲得紧,不大会看重外来的文字。”

“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让国朝更好,夜郎自大可不是什么好事哦。孔子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天下这么大,总有国朝没有,而外邦有的好东西。我以为国朝应该有容纳一切的气度,如此才可称天朝嘛。”

“话说得幼稚却很有道理,瑶儿,你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