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继?

娇女 夜惠美 3426 字 3个月前

“……凭证的话。只能像祖父说得,空着了。”

王端瀚舍不得离开王译信,叔伯中,也只有王译信能得到王端瀚的敬佩。其余叔伯文不成,武不就,连相貌都不如王译信俊美。

王家的叔伯不配做他王端瀚的父亲。

他想证明给王译信看,谁才是最优秀的儿子。

王芷璇低声道:“空着总不如父母俱全好,科举是兄长一辈子的大事,若是因为姨娘而耽搁了你的前程,旁人不说,姨娘也会内疚死的,她一直盼着我们能过得好。”

王端瀚还是把王芷璇的话听了进去。

在王家等消息的王大爷等人见到他们兄妹后,王大爷先问道:“璇姐儿脸上是怎么了?被谁打了?”

红红的巴掌印还是挺清楚的。

王芷璇心里窝火。最近怎么总是有人抽自己耳光?

“被人冤枉了一顿。”王芷璇云淡风轻般的说道:“没想到殷家人会反咬一口,把一切推到我头上,好在皇上英明神武,洞察一切,没让他的奸计得逞。”

“奸计?你是说谋求翻案的殷家人?”

“就是他!”

王芷璇俏脸上带了几分的黯然神伤:“本来我还挺同情殷家的遭遇。也盼着姨娘多个亲人疼惜,可惜……他只想要利用我,大伯父,这样的亲人我真真是没见过,至亲骨肉不是应该像大伯父这样事事关爱我吗?可他却……他一巴掌打掉了我对亲情的渴望。”

王家人不可能上得去金銮殿,此时王芷璇有深厚的背景,有美貌。有私房银子,自然能让王家人相信她所言。

至于此事过后的传言,王芷璇是压不下的,但她可以用让百姓们更感兴趣的流言覆盖不利于她的流言。

不管王端瀚怎么想,王芷璇是打算另外寻出路的。

她这么做不仅为了自己好,将来等她得意了。自然会孝顺殷姨娘,何必两人抱着一起死?

纵使消息淡了下去,王芷璇以官奴养大的庶女的身份也嫁不了好人家,便是贵胄之家的填房都做不成,况且王芷璇也不想做填房。

王大爷目光闪烁。问道:“皇上怎么判的?”

“皇上斩杀所有殷家的男丁。”

“嘶……”王大爷倒吸一口凉气,“所有男丁?”

王芷璇悲痛的点头,心里也不怎么好受,不过她为了大舅舅百般谋划,千百算计,也算对得住大舅舅他们了,不是大舅舅胆小,怎么会有这么个结果?

她还得帮他们收拾乱摊子,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

王大爷想了想道:“既是如此,你们两个也快点回去歇息吧,别再耽搁了,璇姐儿脸上记得上药。”

“多谢大伯父。”王芷璇满眼的感动,王大爷不觉得有点飘飘然,对王芷璇越发的慈爱,这么漂亮的美人皇上又怎么舍得怪罪?

王端瀚拱手后转身离去。

王芷璇忙道:“您别怪我哥哥,他是因为姨娘的事情而难过,其实我哥哥心里最苦的,父亲又是个偏心的,西宁侯一贯看不上我们兄妹,在母亲手下讨生计很是不容易,哥哥即将报名参加乡试,直到现在母亲还不肯认下兄长,本以为殷家能有出息,谁知……他们竟然是一伙骗子,可叹哥哥的满腹才华就要被出身耽搁了。”

王芷璇摸了摸眼泪,呜咽道:“可是除了认命外,哪还有别的办法?”

王大爷惋惜的说道:“殷家翻案无果,定然会影响你们的前程,我有心疼惜你们也得问过老四的意思,毕竟老四才是你们的生身之父。”

“我爹?”王芷璇红肿的脸庞平添了几分的哀怨,喃喃的道:“他如果心里有我和哥哥就好了……不……”

王芷璇摇头道:“不是,我不能嫉妒七妹妹,不能。”

说罢,王芷璇扭头红着眼圈落荒而逃,她纤细的背影让人看着伤心。

是人都有嫉妒心,尤其是最近王译信几次三番的去寻王芷瑶,对王芷璇可谓不闻不问。

“母亲,璇姐儿既然不得老四的心,不如……”王大爷主动道:“不如把她和瀚哥儿放到兄弟们的名下。”

文氏最近被王芷璇哄得心逗偏向了她。蒋家又太不留情面,文氏背后没少骂蒋家,“你是说出继?”

“庶子庶女出继抬抬身份在旁人家也是有的。”王大爷见文氏有点心动,再添上了一把柴火。“说一千道一万,四弟妹之所以同四弟闹别扭,还不是因为殷姨娘母子三人?还不是因为璇姐儿和瀚哥长得太好,让四弟妹心里犯了嘀咕?旁人家的庶出大多养得唯唯诺诺,自卑得很,可您看看瀚哥儿,才学极好不说,品貌也不弱于淳哥,璇姐儿就更不用说了,绝色之容。才情极高,有他们两个在,哪里显得出旁人去?”

“母亲想一想,如果他们兄妹不在四弟名下,四弟妹心里想着四弟。没准就回心转意了,只要四弟妹不同四弟闹别扭,两人日子过得和美,您也更能放心四弟。王家也不至于一个贵胄姻亲都没有。”

王大爷口若莲花,滔滔不绝分析着得失,他晓得文氏最想要什么,“如今西宁侯府今非昔比。西宁侯前些日子领兵出征的盛况您不是不知道,十万雄兵说给他就给他了,皇上甚至亲自登台拜将,赏赐西宁侯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皇上对西宁侯恩宠有加,那些草寇就算是儿子统兵都打得赢。不管西宁侯的出身如何,西宁候在疆场上可是从没输过,别人打不下来的城池,他能打下来,他可是国朝有名的副将。”

文氏咂嘴。宁可相信蒋大勇走了狗屎运,不败由天幸,她也不愿意相信蒋大勇有真本事。

“可是把他们兄弟出继,老四怎么办?”文氏还是最疼王译信的。

“他哄好四弟妹,又有嫡子嫡女,日子过得不晓得有多舒心呢。至于殷姨娘……她本是官奴,又闹过不好的消息,找个地方让她荣养也就是了,她不再四弟妹面前碍眼更好。万一将来璇姐儿和瀚哥儿得意了,又怎能忘记生身父母?他们孝顺四弟,旁人也会只会赞叹一句他们不忘本。淳哥儿拜师尹大人,得师傅师兄相助,科举不需要担心,只可惜了瀚哥儿,有个尴尬的身份……母亲,瀚哥儿是你一手带大的,您就不心疼他?”

“如果殷家能平反昭雪,儿子自然不会说这样的话,可眼下……儿子不忍心看到瀚哥儿被耽搁了。”

文氏的确养大了瀚哥儿,同王芷璇一直在殷姨娘身边不同,王端瀚从出生就被文氏抱走了,除了因为他长得像王译信外,更因为文氏怕蒋氏害了王端瀚。

以前他们祖孙关系是极好的,文氏也把王端瀚当作最有出息的孙子看待。

后来因为蒋氏闹事,破门而出,一波接着一波的波折,文氏对王端瀚才冷淡了下来。

文氏道:“出继的事情非同小可,你容我再想一想。”

“母亲,出继他们兄妹是两全其美的办法,您真心盼着他们好就该赞成,科举迫在眉睫,璇姐儿还好点,瀚哥儿不能再耽搁。”

“我晓得老大的意思,不过老四才是他们的生父,出继的事总得同老四商量一下,还有老爷子……哎,也不晓得你父亲能不能挺过这道关口。”

“只要他们中的有人高中,父亲的病情一定会渐好的。”

“……你说瀚哥儿能中?十五岁的举子,在国朝也没几个。”

“母亲,就是因为国朝没有这么年轻就中举的人,我们才更应该珍惜瀚哥儿,他有官奴姨娘,将来入仕为官,会被旁人看不起的。”王大爷眼珠一转,“西宁侯此番凯旋,皇上必然会另封赏,西宁侯府权柄赫赫,可西宁侯一家都是记仇的,瀚哥儿他们因为殷姨娘已经招了蒋家的记恨,万一西宁侯打压瀚哥儿……您不能不考虑这一点。瀚哥儿若不是老四的儿子,西宁侯再迫害瀚哥儿的话,御史们自然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