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威胁和距离的关系

冠军之光 林海听涛 1876 字 3个月前

※※※

阿兰·汉森分析的不错,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曼城的球员确实开始有些急躁了。

他们的进攻也打的越发简单和粗暴。

当足球来到了前场之后,往往不会进过很多细致的传跑配合,而是再简单的传递之后,就会以一脚射门来终结这次进攻。

无论是贝尔巴托夫,还是罗比尼奥,或者是荣光都这么做。

贝尼特斯也换上曼城青训营自己培养出来的年轻中锋斯图里奇,和贝尔巴托夫两个人组成中锋搭档,希望增加在禁区里的冲击力。

所有迹象都表明,曼城着急了。

而且贝尼特斯的调整也没什么明确的思路了,就是单纯的堆积进攻球员的人数。

接下来他所能做的就没什么了……

斯图里奇上场之后,荣光的位置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的位置比之前更靠后了,因为要把门前的空间让给贝尔巴托夫和斯图里奇。

在解说员和评论嘉宾们看来,贝尼特斯的换人完全是很失败的,这个举动意味着荣光对阿森纳球门的威胁也减少了。

但荣光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他从没觉得距离球门远了,自己的威胁就小了。

他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是按照一个世界顶级进攻球员的标准来做的,一个世界最顶级的进攻球员,怎么可能只会在禁区里射门得分呢?

荣光把位置让给了斯图里奇之后,后撤,然后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

曼城确实打的更简单粗暴了,这从他们边路传中的次数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更多的时候,他们在把足球打到边路之后,并没有再进行传递,而是直接一脚传中,将足球吊向门前。

这是很多球队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的首选,因为这种进攻的成本是最低的,也最没什么技术含量。

每次进攻不成的话,阿森纳都可以打一些反击。

这让曼城很不舒服。

他们不得不疲于奔命,迅速回防,避免自己进球不成反被对方进球。

这种疲于奔命时的攻防转换,让曼城球员很累,尤其是在比赛即将结束的时候,大家的体能本来就所剩无几了,在这么冲刺几次,很多人的体力就跟不上了……

看上去曼城的球门倒是比阿森纳的球门更危险。

但曼城现在又不可能退回去,那样的话,他们就连进球的希望都没了,最后就算能够守住球门,但只拿一分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现在曼城只能够硬着头皮顶住,不能后撤,同时寄希望在阿森纳靠一次反击破门之前,先轰开他们的球门。

其实胜负也就只在这一个球之间了,谁能先进球,谁就可以拿下这场比赛的胜利,彻底打掉对方的斗志!

※※※

第八十七分钟,乔·哈特刚刚很狼狈的将阿德巴约的一脚射门扑了下来,他并没有在地上趴着拖延比赛时间,而是手脚并用地从地上爬起来,一直冲到禁区边缘,然后将足球直接用手臂掷向前场。

之所以没有直接用大脚把足球踢向前场,是因为用手始终还是要比用脚准确性更高。

要想保证这次进攻打成,不至于刚刚打过半场的就被阿森纳给断下来。

所以虽然他很着急,可他还是保持了冷静。

这一点很难能可贵。要知道很多门将在这种时候,往往就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大脚,把足球踢向前场,似乎让足球越接近对方的球门,就越容易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