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 东南亚旅行团 为了占城稻

大堂内众人端坐,檀香袅袅,原本应该礼貌微笑的时刻每个人都绷紧着脸,司马冏到底有没有派死士刺杀胡问静?大堂内每个人都知道人的嘴里说的言语是万万信不得的。

有人目光冰凉,手脚微微发抖,司马冏的父亲被胡问静杀了,司马家的江山被胡问静夺了,司马冏最后的栖身之地被胡问静占领了,国仇家恨杀父之仇尽数齐了,全天下最恨胡问静的人除了司马冏还能是谁?一定是司马冏派人刺杀胡问静。

有人脸上慢慢浮现温和的笑容,司马冏刺杀胡问静也算不上什么大错,杀百姓的是胡问静,又不是司马冏,错都是胡问静的错。但是,替司马家当刀子杀胡问静却要认真考虑了,胡问静不是君子,滥杀无辜,宁州若是敢向胡问静动手,胡问静就会杀光宁州所有人。

有人反复地考虑,觉得司马冏应该没有下手刺杀胡问静,就像司马冏自己承认的,一个快要完蛋的落魄王侯有什么必要刺杀胡问静?就算真的走大运杀了胡问静,难道这大楚的江山会落到司马冏的手中?这大楚的江山姓什么都不会再姓司马了。

一群人一齐看着宁州刺史李秀,他们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李秀怎么看。

李秀坐在主位,沉默不言。司马冏从容地看着李秀,他真的没有派人,就算派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难道刺杀胡问静违反了天条了?他只想知道李秀是不是老老实实地听他的命令。

李秀转头看向身边的李钊,李钊是她的亲兄弟。李钊皱眉,一声不吭,显然拿不定主意。李秀暗暗摇头,转头看向其余宁州的官员,宁州的官员们只管看着她。李秀心中冷哼,知道这些人都是彻头彻尾的小人。

这宁州刺史原本是李秀的父亲李毅,李毅与蛮夷作战而死,宁州慌乱,李秀站出来指挥军事,打败了蛮夷,安定了宁州。正好司马冏入蜀后欲图招揽本地人为心腹,便任命李秀为宁州刺史。可宁州的官员是一直不甘心的,女子就该待在家里做个漂漂亮亮的小仙女,怎么可以带兵打仗杀人放火做官员呢?一点都不符合温柔善良的女人本分。好些宁州官员暗暗推举远道入宁州为父亲李毅奔丧的李秀兄弟李钊为宁州刺史,李钊也颇有此意,所谓父死子继,身为李毅的儿子自然该继承李毅未完的事业安定宁州,而李秀显然不能服众,那么换取他来更是合适,而且左右都是李家的人接替,李家的权势不曾少了分毫,说得粗俗些,肉终究是烂在了锅里。

李秀的目光从李钊和一群宁州官员的脸上掠过,她对是不是成为宁州刺史的感情有些复杂,她自幼喜欢读兵书,弓马娴熟,善于指挥军事,自然想要在军中一展所长。可是被奉为圭臬的三纲五常和《女诫》写得非常清楚,男主外,女主内,女人最重要的是温柔、善良、贤惠、懂得规矩和礼数、会写诗词,会给受伤的小兔子治疗伤口。李秀有些茫然,为什么女人就非要是这个模样?但天下这么多人都如此说,李秀抗不住,她决定屈服,将宁州刺史的官职让给李钊。可偏偏这个时候胡问静杀入了蜀地。

李秀微微恍惚,似乎从李钊和一群宁州官员面无表情的脸上看到了最卑鄙无耻的小人嘴脸。这些人听说胡问静杀入了蜀地,竟然决口不提让她退位让贤了。李秀知道他们怎么想,胡问静是女人,胡问静的手下有很多女人,她李秀也是女人,大家都是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胡问静是不是就会看在李秀的面子上,对宁州态度和蔼温和友好呢?

李秀曾经偶然听到宁州官员们的片言只语。“……胡问静是不是会握着李秀的手,‘天下人都说女儿不如男,你我要携手打下江山,告诉所有人女人不比男人差……你若有什么需要支援的,不要客气,只管与朕说,朕什么都答应你。’……胡问静一定不会屠戮宁州……”

李秀淡淡地笑了,真是神奇的世界。她盯着司马冏,认真地道:“李秀是殿下提拔的,殿下对李秀有知遇之恩,李秀必不负殿下,绝不会抓了殿下送给胡问静。”

司马冏心中一沉,虽然这些言语都是他想要听的,但是看李秀的神情似乎还有转折。

李秀果然继续道:“……但是大楚大军就在益州,我宁州兵微将寡,无论如何都无法抵挡大楚的大军,李秀身为宁州刺史,当以宁州百姓为重。唯有投降一条路可走。”

司马冏冷冷地看着李秀,强行克制住呵斥李秀忘恩负义,背叛大缙的言语。

李秀慢慢地道:“殿下可立刻启程去交州,或隐姓埋名躲在宁州任何地方,李秀不闻不问,纵然胡问静威逼,李秀也绝不会起兵攻打交州。”

司马冏勉强挤出笑容:“李刺史还算有些良心。”他因为愤怒,手微微发抖,急忙紧紧地握住,道:“本王欲去交州,李刺史请安排车马钱粮。”

大堂内一群宁州官员终于露出了真心的笑容,急忙说着请司马冏保重身体,注意瘴气等等的客套话。

李秀看着司马冏握着拳头离开,她心中对自己充满了鄙夷,若不是司马冏,她能成为刺史?她能有机会实现胸中抱负?于情于理,她都该支持司马冏,对抗残暴的胡问静的。李秀慢慢站起,惆怅地离开大堂,这就是身处高位的悲哀,她必须抛弃个人的感情从大局考虑。到了大堂门口,李秀回头看着一群为了保住性命而欢喜的宁州官员,厉声道:“传令宁州各地百姓,但凡大楚朝官兵所到,不得反抗……离开城池,躲入乡野,待天下大定之后再回来。”

李秀很清楚是谁刺杀胡问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胡问静遇刺之后必须屠杀百姓以儆效尤。她心中巨疼,那些无辜的愿意投降的百姓啊!乱世之中,真是身不由己。想要在乱世活下去,躲到深山老林静观事态才是最好的办法。毕竟皇帝不想杀人,军队不想屠城,可挡不住有傻逼作死,用无数无辜百姓的人命染红自己忠义的帽子。

次日,李秀通告全宁州,宁州归顺大楚朝,宁州刺史李秀静候大楚皇帝陛下发落。

……

益州,剑阁。

一个锦衣男子惊愕地看着身边的将领,厉声道:“怎么?你们想要造反?”

一群将领面色发黑,谁都没有说话,但手中的刀子却握得紧紧的。

那锦衣男子慢慢退了一步,厉声道:“你们以为杀了本侯,胡问静就会放过你们了?天真!”

一群将领进了一步,那锦衣男子急忙又退了一步,厉声道:“背主的叛贼已经没人敢用了,弑主的叛贼人人得而诛之!”

一群将领互相看了一眼,若不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早已乱刀砍杀了那锦衣男子了。

那锦衣男子心中一喜,厉声道:“本侯知道成都已失,剑阁反而成了孤城,唯有投降一条路。本侯绝不阻拦了大家的富贵,可是,杀了本侯只会让你们被胡问静杀了。你们想一想,胡问静只会杀了你们这群弑主之贼,然后厚葬本侯的尸体,既不用担心你们再次背叛,也可以鼓励天下人以忠义为先,一石二鸟,是不是这个道理?”

一群将领冷冷地看着那锦衣男子,并不说话。

那锦衣男子大声道:“本侯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本侯立刻带领亲信逃出剑阁,是隐姓埋名也好,是躲在山中被野兽吃了也好,司马家气数已尽,胡问静绝不会担忧本侯复起夺取天下,更不会怪罪你们没有抓住本侯。你们只管说本侯逃得快,你们根本来不及阻止。如此,本侯有了生路,你们不会被胡问静砍杀,岂不是两全其美?”

那锦衣男子心中一动,又大声地道:“你们也休想活捉了本侯献给胡问静换取富贵荣华,本侯若是被擒立刻自杀,你们如何向胡问静解释本侯是如何死的?本侯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你们的性命,本侯也不吃亏!”

一群将领你看我,我看你,似乎这个方案真的是最好的方案。

一个将领客客气气地笑道:“司马侯爷,我等也是迫不得已……”

那锦衣男子不耐烦地打断道:“少废话!快让开,本侯早些跑路,你们早些可以向胡问静投降,大家都开心。”

……

汉中。

城门大开,一群官员和百姓踮起脚尖望着远处,为什么大楚的军队还不来?

有百姓大声地对着官员们叫着:“你们到底有没有写降表?不要害死了我们!”

无数百姓愤怒地叫嚣,成都被十抽一杀,他们与胡问静无仇无怨,可不想因为顽抗而被大楚军杀了。

有百姓浑身颤抖:“大楚皇帝陛下杀人不眨眼的。”一直听说大楚皇帝在某某地杀了几万人,筑造了人头京观,可是听得时候津津有味,说得时候唾沫横飞,谁也不觉得大楚皇帝会杀了自己,可同为蜀地一份子的江州因为抵抗被十抽一杀了,成都因为刺杀大楚皇帝被十抽一杀了,这两处地方的人头京观宛如惊雷在汉中百姓的心中炸响。若是不规规矩矩的投降,大楚皇帝陛下绝不会说什么你们人多,你们都是可怜的百姓,你们都是老实人,你们与凶手不认识等等温和讲理的言语,只会简简单单的十抽一杀了。

有百姓看着周围的无数的百姓,只觉自己一辈子没有走运过,十抽一砍头一定有自己的份。

无数百姓厉声叫着:“投降!投降!我等对大楚皇帝陛下忠心耿耿!”

有官员看着城头的旗帜,顿足道:“快换成大楚的旗帜!”哪个王八蛋竟然还竖立着大缙的旗帜,这是要害死所有人吗?

有官员闭上眼睛,仔细地想,厉声道:“在汉中城头上写‘欢迎大楚陛下’!”虽然有些肉麻和低级,但是顾不得了。

有官员呵斥道:“胡闹!大楚皇帝陛下看得是真心的投诚,不是形式主义!”他厉声道:“从今日起,汉中执行集体农庄制度,全城所有人进入集体农庄!”

无数汉中百姓大声地欢呼,都执行集体农庄制度了,这妥妥的是大楚的忠臣啊。

……

成都。

有人跪在大堂中,胡问静长长地叹息:“朕果然是暴君昏君,注定了遗臭万年。”

周渝浑身发抖,恶狠狠地盯着那人:“为何不早说!”然后又知道怪不得那人的。

那人在筑京观的时候,无意中认出了那刺杀胡问静的“司马冏”的手下是氐人作乱的首领李特李雄等人,急忙汇报,但一万余成都百姓已经成了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