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团宠小太子 李诗情 836 字 14天前

他琢磨着,就派人传内阁来议政。

而户部尚书此时已经震惊到不能言语,先前是听人说过,这挖井一事,还是太子孙所言。

在刚开始没有大旱的时候传出来,大家虽然不敢议论太子,却也都在说,太子爷年岁虽小,却挺有主意。

这自然是贬义的,三岁半的小儿,懂个什么,也就万岁爷纵着胡闹。大家嘴里不说,心里却在想,这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太子殿下未来堪忧。

然而没等嘀咕几个月,这大旱就来了,还是水井救了周边百姓一命,地里虽然旱,可一天能在早晚浇上一瓢水,就是好的。

众人交口称赞,都说太子爷乃救世之主,这话也不敢明说,只暗地里传。

如今听他小小的奶团子,说什么做声音,虽然稚气满满,但大人依然有大人的思量。瞧着不着边际,却是如今最好的法子了。

天马行空神来一笔,太子爷的未来,户部尚书觉得自己有些不敢说了,这么聪慧的子孙,便是他,也会日日捧在手心里娇宠,逢着事,也要问上一句两句。

怎么不是他的崽,想想自家的子孙,户部尚书胸口就堵了石头,没人家明聪,没人家好看,没人家机灵。

人比人得扔。

他眼馋的看着太子。

口袋里没钱,自然要开始赚钱,如今三藩已经是被拔了牙的病猫,翻不起什么风浪来,而郑经处,也以号“监国世孙”。

他琢磨着,是到研究搞钱了。

既然话头是胤礽提起来的,他便让他也跟着听政。听着大家讨论,说什么的都有,康熙就笑着问胤礽:“你怎么想?”

“刚开始,便以衣食住行开局,先做利坊再做义坊,等京城摸索出来,再铺开大清。”

古时的人文习俗,和后世不同,尽数照搬,他也担心水土不服,先试点才是最好的法子。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