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周兄可曾见过天子?”

听到这,周瑜收起了笑容,“未曾。”

陆羡问出口就后悔了,这几年朝权动荡,历任皇帝无不骄奢淫逸穷奢极欲,掏空了汉代的国库,也动摇了东汉士族对皇家的忠诚。

“不过我在洛阳确实见到了许多人才。”周瑜主动转移了话题,“家父在洛阳任职的时候,我也有幸参与过两次雅集。集上杨子修,祢正平等饮酒作诗,才华横溢,但令我最为印象深刻的当属颍川荀氏的荀彧。”

“荀彧?”陆羡心中想。“的确,荀彧清秀通雅又有王佐之才,就算在东汉人眼里也是绝对的端方君子。”

开口说“我听说荀文若因董卓乱政,弃官归乡并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不知其是否已投身袁绍帐下。”

“义弟于朝堂之事,消息灵通。”

陆羡心下一惊,汉代交通本就闭塞,古人常用的书信往来也无法即时通信,甚至就算是“换天子”这种日月变天的大事,也往往需要人们口耳相传才能传播四处。

像她这种远离朝堂之外的人还能获得荀彧的消息,就显得格外奇特,于是她赶忙打了个哈哈“荀彧乃当世大才,某在荆州时,便常常听同窗们谈论他的行踪。”

心下决定等她正式入仕孙策帐下之后,一定要尽快的建立一些信鸽据点,才能获得即时消息,也好为她的“消息灵通”做好掩护。

“确实。荀文若才德兼备,方正不苟,真乃当代孟尝君也!”

“哦?谁竟能得周郎如此盛赞?”伴随着浑厚的男声,有一体貌魁伟的青年男性推门而入。

周瑜见他来了,马上开始互相介绍认识,“子敬兄,这就是我同你说过的陆太守之侄,本郡新任少府史陆羡。义弟,这是临淮郡鲁肃。”

两人相互行礼之后,鲁肃便也挑了个地方坐下。

“我们刚刚在说颍川荀文若,子敬可知他弃官去了冀州?”

“哦?那他可投了袁绍?”

“我想不会。此次讨伐董卓之行,尽显袁绍之好谋无决,荀文若有高世之德,必定不会在袁绍帐下任职。”

鲁肃摇了摇头,“可袁绍家四世三公,其麾下也有田丰,沮授等人,可谓人才济济。

况且荀彧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都在袁绍手下谋事,荀彧既决定投奔冀州,便证明了其有投靠袁绍的打算。”

见二人争论不下,陆羡便开口道“荀公子出身颍川大族,族人众多,投奔冀州应当是为了躲避战乱,到了才发现冀州已为袁绍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