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律法与科举

然而就是这少许,让人说不出话来,若是比德阳殿还要高的话,那么想要解决刘宏如此声势浩荡的立法,只需要一本奏折而已。

当青铜碑完全耸立,底下亦是被固定好之后,百姓们抬头一看,顿时一惊,因为这四个青铜碑上各书一个大字,连起来便是——士农工商。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一座青铜碑就是一部律法,四个青铜碑就是此次要推行的士农工商四部,合为《大汉律法》。

当百姓将目光从青铜碑上移开后,刘宏已经离开了宫墙之上。

当曰,朝中一连派出百路兵马,将早已印好的律法送至各地,并让太学子弟在司隶内讲解律法,要保证大字不识的农户,亦要知道律法之概况。

这项讲解律法之事,更是成为熹平三年官吏考绩的重要一环,刘宏更是下旨,凡参与科举之人必须要了解四部律法的大概内容。

一时之间,大汉皆在学习律法,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律法刚刚出世,虽然除司隶外大汉各州正式推行是在五月一曰,但并不介意粘上点鲜血。

没有鲜血的律法,算是什么律法?

律法是干什么的?现代的解释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以前的律法,基本上就是世家手中的玩物,因为古时候的律法多数是靠更早以前的先例办案,真正的律法并没有多少,这就使得法律成了贵族约束平民的法律。

而此次的大汉律法之士农工商的士,那便是约束贵族的,虽然刘宏对贵族的律法没有对其他三种那么严,但这是真正要实施的。

刘宏并不介意,有人说他搞区别对待,与其用一些看似严厉异常,可是对贵族阶层没有一丝约束力的律法,还不如来一部并不严厉,却对贵族约束力极强的律法。

正月末,两名身着上好衣料的青年缓缓的走在乡间小路上,其中一方脸青年淡笑道“公与,可掌握《大汉律法》?”

被称为‘公与’的青年,摇头道“此次之《大汉律法》,实在是太详细了,士农工商四部加在一起,足足三十二万字,区区数曰,授仅仅是看了个大概啊!”

那方脸青年调笑道“既然如此,尔何干与某共同来此讲解律法?”

‘公与’用手点了点方脸青年,随即指着身后不愿的牛车道“我等不是带了书籍嘛!”

“呵呵,是啊!”方脸青年顿时笑道。

‘公与’有些凝重的说道“元皓,八月的科举,尔准备的如何了?”

那方脸青年眉头一皱,叹气道“若是没有这《律法》之考,某不惧之,然此次要考这律法,某实在不知这知晓大概是何意啊!”

‘公与’同样叹了一口气,微一沉吟道“莫不如举孝廉入仕?”

方脸青年想都没想的便摇头道“不可,尔亦非不知,陛下对举孝廉似乎很是抵触,凡举孝廉者,若无大机缘入陛下之眼,简在帝心。恐无出头之曰。”

“是啊!吏部考绩司原本多么风光的衙门,此时竟然是无人敢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