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三国杀之相遇

然而这北地军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便是这些将领中,几乎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尤其是在北地校尉皇甫嵩亦是年轻人的情况下,令北地军出战,可以说是刘宏一次大胆的尝试,亦是在培养大汉的中流砥柱。

刘宏可不希望出现历史上蜀国的情况,因此刘宏很是原因用人命培养一些将领,虽然很无奈,但是孰轻孰重,刘宏还是分的清的。

因此可以说此次突如其来的碰撞是对皇甫嵩等将领的一次考验。

“将军,不如我等先行撤回大城吧!”第五校尉司马周泰出言道。

一听周泰的话,第四校尉司马祖茂便笑道“幼平,尔以为这大军之中谁的脚力都与尔相当不成?此时我等向回退却,不出十里,便会被鲜卑人追上,那时我等还未结阵,只有领死一途。”

周泰闻言尴尬的挠了挠头,喃喃道“我脑子不好嘛!”

皇甫嵩闻言嘴角露出一丝笑容,随即脸色一正道“命令前锋黄盖部,立即原地结成圆阵防御。”

“诺”

“命程普部,韩当部迅速向黄盖部靠拢,分别结成圆阵御敌。”

“诺”

“命严颜部,祖茂部,周泰部于黄盖,程普,韩当三部圆阵后分别组建圆阵。”

“诺”

随着皇甫嵩的一声声命令,整个北地军迅速的运转了起来。

不多时,在大城北五十里的平原上,结成了六个五千人的圆阵。

这圆阵从南北看,整齐划分,仿佛只有三个一般,从东西看又似乎只有两个一般。

为何皇甫嵩在临阵御敌之时,会使用如此阵法呢?

这看似平平常常的阵法,一旦从空中看便能看出其中奥秘,这六个圆阵之间的缝隙足以通过三匹战马,然而这三匹战马的空隙,却亦是汉军双方长枪的攻击范围。

一旦鲜卑骑兵攻入了这缝隙之间,狭小的缝隙不足以令战马掉头,或做出复杂的战术动作,那么只有被两边的汉军慢慢屠杀一途。

然而这阵法却是有一致命的缺点,那便是外界的冲击,众所周知,骑兵之所以成为冷兵器的野战之王,就是因为其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