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九章 天佑之治 (下)

权柄 三戒大师 1506 字 3个月前

更何况现在大家生活都不错,官员们也还算有节制,没干出什么逼人跳崖的缺德事儿,还真没有舍得一身剐,敢把大老爷拉下马的猛人出现。后来这条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法令,自然更是无人问津,成为了《天佑新政》中第一条被实质性废弃的法令。

当然秦雷也知道指望破鞋扎烂了脚,要是光靠着群众检举揭发,他的大秦被官员给贪光了,自己都不知道。他肃贪的主要线索来源于他的特务机构,民情司和谍报司,以及后来专门组建的反贪司,这三司的密探遍布于全国各地,一旦发现官员有贪赃枉法等问题即可上奏,一经查实,便可将其抓回京城论罪。每年查处的贪官,数量不可谓不多,其效率也不可谓不高。

使用了这么多的手段,自己也高度重视,特务监视、严刑峻法全用上了,按说贪污行为应该绝迹,然而情况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然而大秦朝的官员们仍然前腐后继,活像一群敢死队,成群结队的走向反贪司的大牢、或者奔赴法场、或者流放千里,却仍然不知道收手呢?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天佑朝的贪污状况,居然比昭武朝后期还要严重,仅次于文彦博秉政时期,令人匪夷所思。

秦雷陷入了困惑之中,他十分不理解,为什么这些饱读诗书,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信条,讲究‘温良恭俭让’的知识分子,就那么喜欢贪污呢?

经过反复的思考,他隐约觉得,这跟现在这帮官员出身有关,自己的官员政策也难辞其咎——用雷霆手段,对士族官僚犁庭扫穴固然干净利索,可把那些社会地位不高、财富状况也远远不如士族的庶族书生骤然抬上高位,却显得有些欠妥。

这好比他把肥肠满脑的前任贪官撵走,再换上些穷兮兮的新官一个道理。这些新官固然会想干出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但看着那些离任官员赚得盆满钵满,依然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就连社会地位也比自己高,心里的不平衡也就可想而知了。

很自然的,便会有人效仿前任开始捞钱,之后又会有更多的人来效仿先行者。而且他们或他们的家族,普遍有段辛酸的奋斗史,许多人的家里都是刚刚走上小康、甚至还有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其对财富的重视程度,要远远超过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世家子弟,吃相自然也比他们难看,这是毋庸讳言的。

而且天佑年间,国家经济高速增长,财税收入节节攀升,各州府县的库房里都堆满了粮食银钱,更让官员们心痒不已,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贪污再所难免。

要解决这个问题,便必须有效的监督,除了自己玩老命的捉虫之外,他还寄希望于六大复兴衙门推举出来的三十六名巡察御史身上,指望着这些拿复兴衙门俸禄的官员,能帮着自己更有力的监督那些不省心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