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鼎文解密

参天 风御九秋 1676 字 3个月前

见南风每日忧心忡忡,李将军就不甚放心,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南风只说没有,李将军爱才心切,只当他是不满七品官职,便宽慰了一番,只道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大的战事,届时可以再上战场,杀敌立功。

李将军的本意是宽慰,但南风听了不但不宽心反而开始忧心,他身在底层,接触不到高层的机密,听李将军的言下之意,上层已经准备有大的动作了,到时候免不得又是一场屠杀。

天书推研异常缓慢,逐字逐句的推敲,便是推敲所得,也不敢妄自理解,这个急不得,得等后面的那些推度出来再反过来比对参照一番才成,此时开始感悟,很可能出现差池,不过大致看来,目前译出的这几句应该是有关天地阴阳的一些论述,貌似还有对真假虚实的释解。

到得晚间,南风离营了一趟,此番没有去北面看八爷,因为昨日才去过,这次出去是拿东西,一是拿点银钱,二是拿自太阳山得到的金板和木板。

金板上记载的应该是周朝皇帝敕封九人的诏书,而木板上应该是太阳山的那个道人对后来者的嘱咐,都是鼎文,也需要翻译。

由于之前翻看过九州字典,就认得一些鼎文,但认不全,还得逐一对照。

最先翻译的是那块金板,不出所料,这块金板上的确是周朝皇帝对这九个道人的敕封,上面有这九个道人的道号,三个周字辈,三个灵字辈,三个雾字辈,这是三宗辈分的第一位,诏书是周武王发下的,将这九个道人全部敕封为真人,真人之外还有灵虚,中正,高崇等额外尊号,这些额外尊号没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一些赞美言辞。

不过这金板上却并没有详细说明这九个道人的职事是什么,只能通过其中“风霜劳苦,基奠江山”等字眼结合他们九人所在的位置判断出他们九人是在保护龙脉。

此外,金板上也没有提到龟甲得自何处,又是何人召集挑选这九个道人的,不过武王伐纣一事妇孺皆知,而辅佐武王伐纣的自然是姜尚姜子牙。

姜尚此人为阐教弟子,玉清门人,三清虽然同大,但玉清居中,三清假他之手传下天书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看来姜子牙在分发龟甲时也是有所侧重的,甚至可以说是有私心的,最大的这块龟甲让他给了玉清宗的人,怪不得自古至今玉清宗出的仙人最多,应该跟这个不无关系。

再者,高平生是何许人也,此人的前世纯粹是个不着调的花花太岁,守着龙脉还搞了两房夫人,姜子牙又不是傻子,焉能看不出他贪霪好色,为什么选这样的人来参悟龟甲,这其中有没有担心上清的法术日后压玉清一头而故意坑人的成分,怕是只有姜子牙自己知道。不过事实倒是摆着的,虽然上清宗的法术威力在三宗之中是最大的,但仙人出的却是最少的,上清宗若是知道了这茬儿,怕是会在心里千遍万遍的问候老姜的亲眷和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