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可是这样耗下去的话, 对于秦国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粮草的耗费, 大量青壮不能回去耕地, 这都是问题。

是以颜子荐直接带着奏疏去开了会,大家商讨之后,觉得还是议和比较好, 反正秦国现在算得上就是战胜国,在议和的过程中还是能占便宜的。

在定下这个方针之后,大家就轻松了很多。

仗打了这么多年,不论是老百姓还是官员其实都很疲惫了,老百姓担心涨税征兵,而官员则提心吊胆生怕传来战败的消息。

谁都不容易, 赶紧议和让大家松口气吧。

在这个过程中,颜徵这位太子也适时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的想法是不要分开议和, 最好同时议和,这样可以让六国来不及互通消息,以免他们联合起来向秦国施压。

更甚至还可以派人去游说一下各国官员,反正……每个国家都会有那么几个带路党,只要给的好处足够多,他们不会吝啬帮秦国说话的。

颜徵这个提议算不上君子,不过国与国之间的交锋,谁要当君子谁吃亏。

在这个过程中,颜徵顺利的将李通古推出去当谋士去游说各国。

这是他给李通古的一个机会,一方面是让李通古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另外一方面则是想要看看这个口气那么大一张嘴就是要“灭诸侯”的李通古到底像不像他嘴上说的那么厉害。

没有人反对颜徵的提议,就在颜徵也放松的时候,听说韩熠送上了奏疏,也是眼睛一亮,然后……他也懵了。

韩熠的用词犀利又激烈,基本上把朝廷上下骂了个体无完肤。

他也是很服气了,人家打下了新占地,为了避免当地人的抵触情绪,一般都会给与一点宽松政策。

当然这个也看情况,一般只有汉族,确切说是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汉族会这么做,而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土狍子们,刚上位的时候也不懂这个,外族就更不用说了,遇到了外族入侵不烧杀抢掠就不错了。

但一般汉族占领了当地之后,哪怕不减税也不会加税,结果谁能想到现在居然还有这么一条规矩呢。

而且韩熠翻了一下他带来的资料,发现这个政策从以前到现在一直都存在的,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一种东西。

韩熠觉得……这年头的老百姓没有立刻造反大概就是因为日子还没到完全过不下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