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说完他垂目思索了片刻,才又继续道:“你写字毋须我再教,读书识字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文章便可以自己背诵,以后就这样,你每日上午辰时过来,我给你讲解一个时辰四书五经上的内容,下午未时再来,学一个时辰作诗,其他时候自己在家用功,若有疑惑就过来找我,策论等你把四书五经背得差不多了再学。”

这确实是最好的安排了,毕竟除了他之外,文先生还有自己的孙子跟村里那两个学生要教,而余舟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把那些书都背下来。

而背书这种事情,先生时刻守着也帮不上什么大忙,至于不理解的内容或者是不认识的字,除了每天上午那一个时辰之外,反正两家都在同一个村,离得这么近,跑过去求解也方便。

几人又聊了几句后,文先生就送余舟跟里正出门。

余舟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把葱跟芹菜,还没到家,远远地就看到锦川正等在门口。

等进了门,锦川看到余舟手里绿油油的两把,便问道:“这是?”

“先生给的回礼,”余舟抬手,“希望我勤奋好学又聪明吧。”

锦川:“那我去把葱栽菜园子里去。”

第三十九章

余舟一阵好笑, 把手里的那把葱递过去,“喏, 你拿去栽着吧。”心想刚好院子里这个小菜圃也没种葱, 栽一点平素炒菜的时候, 掐来调味也方便。

他说得随意,锦川却是相当慎重地把葱放到了菜圃旁边, 又回头去找了小锄头出来。

等余舟把书放到房间,芹菜放到灶房, 再回来的时候,锦川已经把葱栽得差不多了。

平均两根一窝,一把葱被他分成了十几窝,每窝相隔两寸左右, 留够了繁殖的空间。以葱这种植物生长的速度, 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是绿油油繁茂的一片。

余舟之前以为只是随便栽栽,见这模样没忍住嘴角抽了抽, 调侃道:“是不是等我参加县试时,还要拿这葱做些葱油饼带过去吃?”

相处了这么长时间,锦川已经习惯了他偶尔来这么一句的说话方式, 也有了应对的经验,“夫君的聪明睿智自然不需要其他的东西来弥补, 这不过是讨个好彩头罢了。”

余舟闻言心满意足,去井边摇了桶水上来给刚栽下的葱浇水。

锦川拍了拍手上沾的泥,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觉得自家夫君平时稳重又有担当,但偶尔那么一两回,又表现得跟个小孩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