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打赌

云坞镇在国之南,环山傍水,因环境优美宜人,这些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

从北川开车至云坞约莫十几个小时,可姜染前夜吹风稍有些着凉,中途索性在沿途的城市酒店住了一宿,车速减缓,花了两个白天才到。

到云坞时,日薄西山。

天空像打翻了的蓝黄色油彩瓶,云朵稀薄地裹住远方山影。小河被夕光喷薄成粼粼金色。

孩童背着书包从拱桥上嬉笑跑过,自行车驶过铃铛叮铃。

道两旁卖果蔬的农户已经支起小摊,吆喝声不绝。炒河粉的老板抹了把额头的汗,油烟随风飘远。

人间烟火。

不外如是。

呼吸了口烟火混杂着自然的新鲜空气,姜染心情隐隐有些新奇。

住的地方叫做南水巷,据说,也是当年温舒支教时所居的地方。

巷道太窄,将将只够一辆车通行。担心车开进巷道深处不好往外倒,两个人在巷口下了车。

老陈提着行李箱向具体的地址走。

这一代的居民房大多是白砖的小平楼,看着挺新,该是近几年新修的。

电线将天空切割成一块块彩色的方块,炊烟升起,偶尔还能听见零星的犬吠。

大抵是提前招呼过,吴家一家人早等在大门口。

遥遥看见门牌号,老陈连忙快了步伐。吴家人也热络迎上前。

“可算来了!从昨天起就都在等着了,还以今天又到不了了呢!”

他们边说边接老陈手里的箱子,老陈摆手,“怎么好意思麻烦?”被他们连连阻过去。

“不麻烦不麻烦!”

“这有什么麻不麻烦的。”

“快进屋进屋!”

……

吴家房子共三层。一层是客厅,装修朴素却干净。沙发角落窝着只三花猫。

寒暄了一会儿,吴家夫妻将目光落在姜染身上,笑意温和,“这就是那孩子吧?”

老陈:“对对,还是得麻烦你们多照料。”说着回身用目光示意姜染。

姜染因为要感冒,脸上罩了口罩,只剩下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

她不知该说什么,就礼貌地向他们鞠了鞠躬。

吴家夫妻忙笑着答应。

姜染的房间在三层,朝西南,沿木梯上去,一拐角就到。

小屋不大,可打扫得极干净。木桌木椅一尘不染。窗帘与床单都是新的,还隐约飘着皂角香味。

这会儿夕阳正盛,金色光芒将小屋灌满。

楼下老陈还在与吴家人交流。姜染独自在小屋里打量了一圈,到窗前开窗。

风漫进,白纱帘载着夕阳光飘起。

她摘掉口罩吸了口气。

直到身后响起脚步声。

来人是吴家奶奶,已经有七八十岁了,怀中抱着盘刚洗好的瓜果。

姜染诧异回头的瞬间,她视线也在姜染的脸上愣了愣,旋即慈和笑了,“你比你妈妈还漂亮。”

这一回换姜染愣了,“您……认识我妈妈?”

吴奶奶的面庞马上露出一抹神秘兮兮的笑,轻轻握住了她的腕蹒跚走下二楼,然后从旧书架上翻了翻,翻出了本旧相册,拂去积薄的尘埃,递她。

翻开的一瞬,姜染心一跳。

那相册很旧很旧了,装相片的塑纸都皱皱巴巴。照片中的人有同姜染相似的眉眼,却更温婉。

她在课堂上、在田间小路、在排球场……女孩有时穿着衬衫碎花裙,有时是时髦的牛仔裤,不变的是肆意欢笑的笑容。

姜染的指尖落在照中人的脸上,胸膛发堵,“这是她什么时候?”

“二十一岁。”

二十一岁。

那是姜染从未见过的、也永远也见不到的属于温舒的年华。

时间真是很神奇的东西,有些人渐渐老去,可有些人却永远留在三十岁。想到终有一天她会年长于她……姜染鼻尖酸涩。

-

将一切都安顿好后,老陈要走了。

离去前,他还不禁一直嘱咐,好好学习、要听话、这里不像在家可不能再那么任性了……凡事都要小心知不知道?

姜染被他絮叨得头疼,“……好好好我知道了陈叔,你今天怎么变得这么啰嗦。”

老陈嗔怪,“那还不是先生担心你,这些可都是他反复嘱咐我的。”

提起那个人,姜染神情微敛,最终抿唇应了。

“知道了。”

老陈走后不久,姜染收到一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