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盛唐不夜天 云长歌 1911 字 3个月前

李显在后面监督粮草辎重,一边严格收束士兵一边安抚沿途的城镇,然后还上书光明正大的跟李治要虎蹲炮。

之前大食弱得有点过分,李显琢磨着大概是大食跟拜占庭死磕所以一时半会没抽出手来,但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如果大食再不掉头的话,只怕连开罗都要被打下来了。

李显琢磨着接下来说不定就要有一场恶战,战备必须保持充足!

李治在收到李显上书的时候颇为无奈,他只是让儿子去打个萨珊波斯而已,结果他儿子凶残的带着人打到了大食去,而另外一边裴行俭跟突厥人还在对峙呢,两边战绩对比一下,有看不惯裴行俭的就开始暗搓搓的参人了,只不过这些上书都被李治给压下去了。

等上书多到一定程度之后,李治就有些愤怒,正好赶上裴行俭在黑山杀退好几拨突厥兵,首级以万计数。李治顺势就在大朝会上就公开表示:“裴守约志坚虑精,神勇识澈,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这就是公开表示支持裴行俭了,而经过这件事儿,李治忽然觉得御史台那边该收拾了,在李治看来御史台的确有纠察百官之责,但是在必要时候就是帝王手里的一把刀,如今这刀不听话,那么就该磨砺一下了。

于是李治果断将大理丞狄仁杰给调到了御史台当了侍御史。

当然狄仁杰当侍御史之前还是有个故事的,李治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让人当御史。仪风元年的时候,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昭陵柏树,当时李治出离愤怒,毕竟昭陵是他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李治二话不说就要弄死他们,当时狄仁杰是大理丞,正好专业对口,直接上书表示这两人罪不至死。

李治气了个半死,愤怒的表示:“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

狄仁杰也十分硬气的说道:“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於是罪止弃市。陛下之法在象魏,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

不得不说,有理有据,哪怕是李治也只能忍了,放了那两个人,不过有句话叫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最后这两个人到底是死了,却死的毫无痕迹,就算是狄仁杰也只能算了。

不过狄仁杰到底是给李治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皇帝李治的心胸无疑是极其广阔的,所以他记住了狄仁杰并且直接将他擢为侍御史。

李显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颇为激动,哎呦我去,终于有一个名人走上前台了啊。狄仁杰,那可是鼎鼎有名的神探啊!

他一个没忍住就给郑玘写了封信,郑玘收到信的时候看完就开始思考要怎么婉转的提醒他家阿授别犯二。

什么叫终于又有一个他知道的名人走上前台了?他以为狄仁杰是凭空冒出来的吗?人家狄仁杰是应试明经科进入官场的啊,仪凤元年的时候还被调到了左威卫……李显这到底是多么不关心朝政?

李显在收到郑玘的书信之后摸了摸头,他的确是没太关心,因为大唐的官员太多了啊,不到一定程度李显都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的,也就是说狄仁杰……咳咳,之前的档次还不够高,大理丞虽然不算低,但是李显没有去关注过。

不过狄仁杰还要熬好一阵子吧,毕竟李显记得他是武周时期的名相。现在估计应该跟郑玘差不多,是在各种熬资历,然后一步一步的往上走,只不过郑玘已经出任过刺史了,狄仁杰应该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