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九 尘间多少事 三

尘缘 烟雨江南 2823 字 3个月前

纪若尘手抬起又放下,几经犹豫,终轻轻握住了青衣死死绞在一起的素手,柔声道:“你且安心回去,以后总有相见之日啊!”

青衣不答,只是摇了摇头,双臂又紧了一分。

“你叔叔难道不会再让你出来了吗?”

青衣忽然收了悲声,松开双手。她双手一开,纪若尘即如烟纵出,瞬间来到甬道转角处,一棍无声无息地击下,一个罗然弟子正埋头疾奔,头刚探出转角,后脑即挨了纪若尘一棍。这罗然弟子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就如伸头给纪若尘敲一般,就是练也练不到这般巧法。

那弟子挨了这一棍,闷哼一声,双眼一翻,委顿于地。纪若尘将他拖过转角,这才缓缓抬起头来,望向青衣。

青衣早已胡乱拭去了泪水,又用衣袖狠狠地擦了擦双唇,方望向纪若尘,笑了一笑。

她秀目红肿,隐泛水光,鬂发散乱,几缕青丝垂下,更增凄艳。唇上鲜血虽已擦去,但那数个鲜红齿印,又如何擦得掉?

纪若尘轻叹一声,向她伸出左手。青衣自然而然地挽上了他的手。他忽然用力一拉,青衣一声惊呼,已被他紧紧拥在了怀中!

青衣呆了一呆,双臂一抬,也紧紧地拥住了他。

“为什么?”纪若尘低声问。

“公子,人妖毕竟殊途。叔叔担心我的安危,今后……必不会放我到人间行走的。青衣以前说可以掩饰妖气,其实是骗公子的。”

纪若尘双臂紧了一紧,低声道:“傻孩子,这我又怎会不知道?我宗后援一到,谅罗然门也没有那胆子再为难我们,又何必叫你叔叔前来?”

“青衣……实不想公子为难。”

纪若尘一声叹息,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携着青衣的手,向外行去。转过眼前的弯角,甬道就分出了三条岔路出来,看来罗然门多年经营,还是打下了不小的基业的。

纪若尘在岔路前略一驻足,即发觉左首边的甬道中隐隐传来脚步声,于是携着青衣冲入了右边的甬道中。

此刻在罗然门大殿中,氛围同样凝重之极。

大罗真君与大然真君坐于大殿东首,身后立着十余名最得力的弟子门人,看上去颇具声威。其中三名弟子分捧锦盒,内中装着赤莹仙剑,混沌鞭与玄心扳指,另有一名弟子则端着一个黑边红底的托盘,盘中所盛正是无方子的人头。

大罗真君方面大脸,身高体胖,体形比之大然真君还要大上一圈。与大然真君满脸堆笑、全无气节不同,大罗真君一脸威严,看上去颇有几分掌门威严。

大殿西首处,太广道长正襟危坐。他看上去五十余岁年纪,吐气如华,面容清隽,相貌气度与他身份极是相合,只是他的目光偶尔间总会向那混沌鞭上扫上一眼,显然定力还差了一分。

顾清依然是一身素衫,负手立于大殿窗边,正自欣赏着傲然峰夜景。与以往身无长物不同的是,这一次她左手中多了一把古剑。

古剑青铜为鞘,剑鞘上既无图饰,也无铭文,更不见分毫气息透出剑鞘,根本辨不出鞘中究竟是何名剑。

大罗真君阴寒着脸,向太广道人道:“道德宗虽然势力雄强,但也不能如此不讲道理。我罗然门已损了三名弟子,又奉上无方子的人头、归还了宝物,就因为交人慢了些,难道道德宗也要借此生事吗?”

太广道长哼了一声,沉面不语。他揣摩宗内诸真人意思,显然是不妨大打一场,甚至有就此将罗然门灭了之意。且景霄、太微两位真人正在赶来此地的途中,此时距离二位真人动身已近一个时辰,随时都有可能到达,现又有云中居顾清作为同盟,是以太广道长底气十足,步步进逼,定要寻些由头出来,好激化事端,先打起来再说。

可没想到大罗真君不光道行不低,处事也是滴水不漏。一上来不光尽还宝物,还备好了挑起事端的无方子人头,可说给足了道德宗面子里子,太广道人就是再蛮横无理,一时间也难找借口。

惟一可以做些文章的,就是大罗真君遣去地牢提纪若尘与青衣的弟子已走了三拨,却仍未见有一人回报,更别说见到纪若尘本人了。

但大罗真君又派出了第四批三名弟子,让太广道长也不好发作,只有先等上一等再说。

大罗真君先用话将太广道长扣死,又向顾清道:“顾仙子年纪轻轻,即有如此道行见识,大罗佩服之至。只是纪若尘乃是道德宗弟子,未知与云中居有何干系,要劳动顾仙子仙驾光临,开口要人?”

顾清闻言转身,道:“我也久闻罗然门大罗真君素来能言会道。但顾清此来非与大罗真君理论,只是来要人而已。若今日罗然门不能将若尘完好交出,那从此即是与我云中居为敌,大罗真君三思吧。”

大罗真君重重一拍扶手,怒喝道:“顾仙子,你这也未免太强凶霸道了些!”

顾清淡然道:“今日就是强凶霸道了,你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