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奇观兴国

兵道争锋 倚夜听雨 1147 字 3个月前

李适道,“告知王二宝,因郑国渠开发而入籍的异族赐姓为郑。

因为关中全面道路建设而入籍的异族赐姓为关。

至于长安乡底下管道挖掘与长安乡建设而入籍的异族赐姓为安。

入籍时告知异族赐姓原因,让他们知道他们能重获新生是因为参与了我华夏发展建设。

更让他们后代铭记,是他们祖辈付出血泪,才拥有尊贵的华姓,让他们在华夏栖身!

这一座座的工程里面,便是有着他们先辈血汗凝聚的成果。”

陈知白与张九章两人对视一眼,却是不约而同的开口说道,“大王仁慈!”

他们也发觉了,李适虽然不懂得什么盘外招,但这种算计人心,不,应该是温暖人心的谋划,总之一出一个准。

如果真按照李适这般做法,这三年这些俘虏怕是要死命学习华夏文化,毕竟唯有如此才能够脱离作为奴隶的苦难,并且李适还真就为他们融入华夏做好了铺垫。

对华夏文化的构成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华夏是只敬先祖不敬神的。

最典型的就是,基本上华夏人对每个神都拜拜,但对先祖却基本只拜自己先祖。

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华夏文化讲先祖却又不讲究血统。

华夏每个姓氏背后谁还不是贵族了,每个姓氏背后都代表了两千年往上先辈们筚路蓝缕开创文明所留下来的印记。

这也是李适为什么要根据修建的工程来给这些人赐姓的原因。

毕竟就算获得户籍身份,也一样会有人歧视起他们异族身份。

这代人还好,从奴隶到平民,想来也不会奢求更多。

但他们下一代,甚至更久的后裔,哪怕已经从文化到礼仪全部融入到了华夏文明,一旦谈论起先辈的功绩,也能自豪的指着郑国渠道:“我的祖辈曾经参与了郑国渠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