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状元郎的手段

果蔬青恋 乡村原野 1878 字 3个月前

他再看玉米的侧影,再也感觉不到他的专注和投入。明显失去沉静,显得浮躁。

默默地关上书。丢在一旁,他起身往外走去,丢下一句“不要看太晚了,早些歇着。”

花生和玉米一齐站起身,嘴里答应着,目送他走远,才坐下继续看书。

玉米便连装样子也不能了,呆呆地盯着书发怔,直到花生叫他去睡觉,面前的书连一页也没翻动过。

临走时,他朝西墙看了一眼,那一面墙都是内嵌式的书架,壁间雕刻着各色花草虫兽、树木人物,繁复异常。

正当中,一只貔貅昂首挺胸,龙首口角大张,气势吞天……

大苞谷并未因为立下重誓而整天埋首书堆,他依旧如往常一般早晚用功,白日跟着世子秦旷应对各国使节。

两人倒是十分投契,大苞谷随时向秦旷请教儒家经义,秦旷也不停追问他在海外见闻。

近两日,他们去翰林院多了些,因为翰林院奉命:要将西洋传教士所说的有关玻璃制造的工艺翻译出来。

因此,秦旷聚集了一帮人,有通译,有工部虞衡清吏司窑冶案房的人,加上翰林院的文人和大苞谷,几下里凑合,在传教士的指导下,反复校对工艺的文字表述,又反复不停试验,耗费多日,终于烧出了琉璃式的玻璃,但很不完美。

永平帝龙心大悦,下旨嘉奖众人,并定于八月十五中秋,在皇宫举行盛大宴会,宴请各国来使,特别是西方来使。

因王穷博闻强记,一些不常见的物事,都是他通过传教士的描述找出来的,因此功劳显著。

朝廷重赏了他和大苞谷。

八月十三日,王家一位姑奶奶,如今是廉郡王妃,见内侄如此争气,就赐了两个女子给他做妾,都是琴艺书画精通的美人,尤其擅长歌舞。

王穷得知后,先愣了一会,然后笑嘻嘻地拜谢收下。

当晚,王尚书对他叹道:“皇上不想张王两家结亲。”

王穷皱眉问道:“这真是皇上意思?”

王尚书点头道:“当然没明说——皇上怎会做得如此明显。只是廉郡王妃在给皇后请安的时候,皇后提了一句。”

王穷道:“莫不是王妃想多了?这京城世家联姻常见的很,为何皇上要干预?”

皇后肯定也不会明说的,但这些内宅夫人都不是简单的人,听话听音、体察上意,然后做出安排。

王尚书摇头道:“绝不是多想。世家联姻虽然多,然张家和郑家掌管大靖半数兵权。我王家则是文臣荟萃,两家联姻,非同小可。皇上反对,又无法言说。当年白虎公和水柔郡主的亲事大闹一场后,皇上轻易不插手臣下之间的联姻,只能出此下策了。”

王穷一点就透,知道了其用意。

就算他不纳这二女,只要留下她们,风声传出后,张家也会望而却步——这个是长辈所赐。不是先纳的通房丫头可比的。

收通房在先,是无意;如今若是纳了,就是有意。就好比田遥一般了。留着通房,本也是为张家和张水儿考虑,免得致使其背上恶名。张家深知其意,否则张水儿也不会去见他了。

可是,这两个女子却断断不能留在王家。

再说。他也不愿意被人这般辖制,便是皇帝也不行——不是君王所有的命令都必须遵循的,否则要御史干什么?

王家百年望族,兢兢业业、事君忠诚,绝不受这样的辖制!

臣子也要有风骨,谄媚之臣是不能在朝中屹立长久的。

这是他展现手段和能力的时候了。

想毕。他对王尚书躬身道:“伯父可否让侄儿处置此事?”

“你也该经历一些事了。放手去做吧,不用担心王家——”王尚书耷拉着眼皮轻声道——“皇上不会把王家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