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丫鬟

水乡人家 乡村原野 1217 字 3个月前

最终,韩太太否定这想法,估计欧阳明玉是心疼女儿受的屈辱,所以真心很后悔,又不当她是外人,才对她倾诉感怀。

她叹了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是她也爱莫能助,别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就算她有脸吃回头草,可儿子如今喜欢的是郭氏女,她也不能逼他娶谢吟月;再说,谢家受谢吟风连累,这名声实在不堪,她怎会再起结亲念头!

她儿子出类拔萃,难道只能捡人家不要的?

她暗忖:郭姑娘虽然也退过几次亲,却都是郭家主动提出来的,这股子傲气就令她欣赏;若她真像儿子说的那么好,再加上这御赐织女的名头,已是盖过谢吟月当年势头,也算为自己争回一口气了。

以儿子挑剔的眼光,郭姑娘想必不会差吧?

连谢吟月也极口称赞呢!

她心里不禁对那女孩子期待起来。

晚上,韩希夷前来给母亲请安,韩太太对儿子说起和谢家母女会面情形,含糊透露欧阳明玉后悔的意思。

韩希夷警醒:若情感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随心控制,那他之前的坚持和眼下的期待算怎么回事?

他一直坚持,就等一个打动他的人。

如今等到了,他可不能糊涂!

他便笑道:“谢姑娘对一初可是念念不忘。就是一初,虽然退亲,恐怕心里也不好过,否则,不会斩断手掌……”

说到这,他心中巨震——

方初是爱谢大姑娘的吧?

爱的越深,恨得越深。

若非失望之极,怎能恨之入骨!

若非恨之入骨,怎会斩断手掌!

若不是谢吟月,他会为了退个亲一怒斩断手掌吗?

从母亲那里离开,韩希夷一路沉思回房。

进门,两个妙龄少女迎上来,“大爷回来了。”

这是静女和陶女,他贴身伺候的丫鬟。

在他十岁那年,挑中了她们来身边伺候。那时他正读《诗经》,因一女聪慧幽静,便引《静女》篇,赐名“静女”;另一女率真活泼,因《君子阳阳》篇中有“君子陶陶”一句,陶陶,意为快乐的样子,遂赐名“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