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明心(二合一求月票)

水乡人家 乡村原野 2474 字 3个月前

“当然。姑娘等等,我就去抽一支。”韩希夷笑道。

又对吴氏告罪一声,去观音像前跪了,恭敬叩首、摇签。

然后又去里间找老和尚换签文。

打开黄色纸笺一看,笑容敛去。

签文也是一句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他蹙眉朝老和尚瞅了一眼,强烈腹诽:一个村野小庙的签文,弄这样诗句在签文上,那些村夫村妇能弄懂内含的意义吗?老和尚自己能懂吗?不懂怎么解?

这首诗他咀嚼多年,如今出现在签文上,什么意思?

又瞄一眼标签,是中上签,心里一动。

中上签可是好签!

一般而言,上上签太圆满,而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中上签则留有余地,正是恰到好处。

他又瞅了干瘪的老和尚一眼,决定试试他,看这小庙弄这签文是不是唬弄人的,因上前奉上签文,恭敬道:“烦请大师为小子解惑!”

老和尚睁开眼睛,瞄了一眼那签文。

“是好签!”他道,“然得失仍在施主一念之间。”

这话莫名的很,韩希夷有些不确定了。

出来后,清哑不掩好奇地问他:“什么签?”

韩希夷笑吟吟地将签文递给她瞧。

清哑接过去一看,这句诗她倒也知道,可用做签文来对应人事,其寓意却有些难以断定了。

因问他:“什么意思?”

韩希夷道:“自然是指愚兄一段心事。”

眼中笃定的神色,表明他已经解了这签文寓意,而他对清哑说话时清亮柔和的声音又透露了这“心事”。

清哑却觉得他说太含糊了,追问:“什么心事?”

难道他不是在追她吗?

那就应该说清楚,她也好理清自己的心事。

韩希夷在她清澈的目光下有些狼狈地脸红了。

他也想对她倾诉一腔心事,可现在不是时候啊!

也不是地方,旁边还有个吴氏盯着呢。

于是他柔声哄劝道:“日后姑娘自然会知晓。”

吴氏见两人问答,也凑过来问抽得什么签。

听说是中上签,忙笑说不错,这是好签。

她满面笑容,自为得了菩萨指引,闺女终身有落了。

说起来,清哑的婚事成了她一块心病。

一方面,清哑出色能干被御赐“织女”称号,全家都不肯委屈了她,发誓要她嫁得遂心如意;另一方面,不论她嘴上说得多要强,清哑先后三次退亲是不争事实,因此,稍注重家世名望的就算看中她人品才能,也要顾忌名声,不肯和郭家结亲。

高不成低不就指的就是这情形。

从小门小户挑也不容易。

太差了别说清哑看不上,做爹娘的也看不上!

如今这情形上哪找合心意的女婿呢?

官家少爷是想都不用想,商家子弟里边,挑挑拣拣也就剩韩希夷能入眼了。况且他在夏家为难郭家时,可是不惧权势站在郭家一边,心性是没的说。今日进香巧遇,她再无迟疑了。

心里这样想,脸上就带了出来,对韩希夷十分亲切。

韩希夷自然感受到,更是欢喜。

时候不早了,庙祝来请他们去后院用斋。

五桥观音庙只是乡村小庙,没有专门的禅房给贵客使用,庙祝让出了自己的静室给他们用斋。斋饭很平常,都是农家菜蔬,然韩希夷和清哑都觉得味道很好,都吃得津津有味。

韩希夷吃相优雅,比安静的清哑还有品相。

吴氏完全食不知味,光顾看他二人去了。

清哑将她神色看在眼里,心中有个决定。

饭后,她对吴氏道:“娘,我想跟韩兄去看桥。”

水乡一大特色就是各种石桥,不论春夏秋冬景致如何变换,它们都各有风味。五桥村有五座石桥,清哑自然要去看看。

吴氏忙道:“娘也想看看。咱们一块去。”

她当然不放心清哑跟韩希夷单独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