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轰动

水乡人家 乡村原野 1780 字 3个月前

沈家十里红妆从街上过的时候,看得百姓眼都直了。

就听满街议论:

“这么多东西,郭家也没地儿放啊!”

“你操的哪门子心?你要着急,你叫他们抬你家放去!”

“我也想啊!人家不依呀!”

“怎么没地儿?沈家不是还陪了个园子吗?就快盖好了。”

“嫁个闺女就陪这么多,这沈家得多有钱!”

“沈老爷名叫沈亿三,家产怎么也得上亿。”

……

嫁妆直接抬去了郭家城西坊。

城西坊旁边那四进宅院就给郭大贵了。

郭大全带着两个弟弟在现场调派,接收嫁妆,看着一抬抬嫁妆进门,眼花缭乱不说,就听唱单的人嗓子都喊哑了。

待歇口气,郭大全对郭大贵道:“你小子也不晓得走了什么狗屎运,这大福气。都是爹帮你这名儿取的好,叫‘大贵’,这不真大富大贵了。”

郭大贵不好意思地笑,喜得不知说什么好。

郭家族中一个二太爷对郭大全道:“大全也别眼红你兄弟。你这名儿也不差,叫‘大全’,全都有!要什么有什么!”

跟着又转向郭大有,道:“大有的名儿也好,叫‘大有’,什么都有!想什么有什么!”

众人轰然笑了起来。

欢天喜地过了这一天,次日便是正日子。

郭家原想自己普通人家,娶亲没想弄大排场的。

然事情发展却出乎郭守业父子预料,因清哑连续两年在织锦大会上拔了头筹,更得了朝廷赏赐;更因为这次凶杀案对阵中,郭家一力扳倒谢家,脱颖而出,主动来交结的人就多了,想低调都不行。

从十月初起,凡与郭家有点交集的商贾都陆续上门送礼。

伸手不打笑脸人,郭大全只得筹划安排酒宴。

因没有一处地方够招待这些人,得沈亿三提醒后,郭家在西坊旁边沈家陪嫁的园子——尚未建造完成——找一空处搭建许多喜棚,作为宴席之所。

郭大全还想到更深远一层:通过这次官司发现,朝中有人好办事。但任凭如何交结官府,他们终究只是商人,须得朝廷看重才更稳妥。要想朝廷看重,只有自己多争名望。

因此,他大胆决定,推出郭家新织的毛巾。

毛巾与普通织物不同,由地经纱和起毛经纱与纬纱交织。地经纱和纬纱织成平实的底子,起毛经纱放出的长度长,在平布表面形成毛圈,这就是毛巾织物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不容易。

这项创新重点在机器革新上。

郭家也招了几个能工巧匠帮郭大有,按清哑说的整日研究,可收效甚微。最近弄出来个样子,十分松散稀稀拉拉,清哑当然看不入眼。

清哑的意思,在织出满意的毛巾前不公开这个,但郭大全想以这项研究引起朝廷关注郭家、重视郭家,建议先进贡一批入宫。

他也看过,知道这项研究的难处,真要织出清哑说的那个样子,还不知要到哪年哪月,也许几十年都不能突破。因此,他要抢先把这专利拿下来,把郭家招牌和名望打响,然后再来细细研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