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守护(二合一章求粉红)

水乡人家 乡村原野 2396 字 3个月前

方瀚海看的很准,她大多时候是凭直觉判断一个人。对于卫昭,她感觉他心思太深了,行事用意也很模糊,所以一直不大信任他。这感觉终于得到证实,她便沉默了,再未提其他要求。

恰在这时,王杏儿进来。

看见清哑,立即浑身戒备。

清哑便提出告辞。

卫昭兄妹都挽留,于是勉强吃了一顿饭才离开。

卫晗送清哑。

路上,她轻声向清哑讲述卫家的发展,并述说蜀锦的发展,“我们家族人众多,十分复杂。自父亲去世后,哥哥接手家业,其中辛苦一言难尽,不足为外人道。”

她似乎隐晦地向清哑暗示什么,有些歉意。

清哑轻声道:“大家子都是这样的。”

又看着她道:“你很不容易。”

卫晗,是个芝兰如玉般女子。

卫晗对她轻轻一笑,道:“妹妹也不容易。”

过几天,卫家送来蜀锦资料。

清哑翻了翻,还不及方家和严家拿来蜀锦资料的一半多,更不要说其他的了。她也没多说,每天钻在纸堆布堆里研究。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当晚,郭大全专门找她说了一件事。

原来,他今晚在景江畔一酒家宴请锦署的鲍长史。

鲍长史生日,郭家将沈家送的一对五彩美人花觚送去了,另外还有礼金,一如其他世家。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往来,虽丰厚,却不足以打发鲍长史,所以才另行打点。

“鲍大人,这是小人一点心意。小人知道鲍大人未必放在眼里,可郭家才起步,去年又被谢家压着,纵然心里想孝敬大人多些,也是有心没力。好比那鸡,我盼着望着,它一天也就生一个蛋;想它生两个,它也生不出来。大人的好处,小人都记在心里呢……”

郭大全推给鲍长史一个巴掌大的木盒,一面歉意地笑着道。

鲍长史看也没看盒子,笑着打断他话道:“你别说得这么可怜。商家的难处本官比你清楚。衙门里大大小小的官吏不知多少,难缠的很,蚊子腿上还要啃两口肉下来呢。你且听我的:请他们吃一顿,再给几个辛苦跑腿钱,也就够了;若是一味地由着他们敲诈,你一副家当都不够他们分的。也别怕他们,有织造大人和本官照应,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

他也不愿杀鸡取卵,所以暗示郭大全,只要孝敬他和织造大人就够了,不必理会旁人。

郭大全感激不尽,道:“大人真是父母官。要说小人头次见大人就觉得不凡。小人以为当官的个个眼睛都在头顶上呢,谁知大人那样和气,又公平,收了锦,就给了天字号的官帖。要不然,郭家能有今天?”

说着起身,殷切地帮鲍长史斟酒。

这番话很合鲍长史的胃口,笑得眉眼舒展。

他对郭大全道:“本官听小儿说,郭姑娘不但织锦技艺非凡,还精通琴艺。那姓江的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小儿尚未成亲,十分仰慕郭姑娘……”

随着他的述说,郭大全眼中迸出惊喜的神色。

鲍长史见了,心中一振,觉得这事有指望,隐晦道:“……若是他能娶到郭姑娘那样的女子为妻,也算他的福分。”

郭大全脸上已经不能用喜欢来形容了,简直是喜出望外。

可跟着就脸一垮,如丧考妣,“只怕我郭家没那个福分!”

鲍长史忙问:“此话怎讲?”

郭大全就叹道:“头年的事传得满城风雨,大人还有什么不知道的?郭家被人这样打脸,小人发狠想,怎么也要找一户比江家强的女婿,挣回这口气来。大人是官身,比商户不知强多少,若是能和大人结亲,小人睡着了都能笑醒了。看那江家怎么说!可是小人妹妹从经过那件事后,就死了心,不想再提嫁人这事。要不前些日子各家上门提亲,都被回了呢。我们父子也想结一门亲巩固郭家根基,就是不敢强逼她。——逼紧了她就说不活了。少不得等几年,看她可能转回心思。唉,大人这样家世,哪里找不到一个有才貌的媳妇,还是别惹这个晦气了。回头带累大人,小人吃罪不起。”

鲍长史听后便犹豫了。

各大世家和商家上郭家求亲他也有所耳闻,深知郭大全并没撒谎。再者,他虽然小有权势,若是看上一般的商女,还真不怕她不应,但是郭清哑就不行!

郭清哑太特殊了,又才献给朝廷那些东西,眼下谁敢碰她?

若真有个好歹,他上头还有织造大人管着呢,只怕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为了这么一个女子威胁到富贵前程,他可不愿意。

想罢,他便笑道:“本官就是说说。既这样,你也莫逼她。本官可当不起强逼民女的罪名,何况还是郭姑娘这样的人。”

郭大全感激地说道:“就知道大人与一般官儿不一样。”

两人又谈些天上地下的话,吃了些酒,才各自散了。

送走鲍长史,郭大全敛去笑容,独自静坐了好一会,才起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