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起步

水乡人家 乡村原野 1876 字 3个月前

郭大全也答应了。

一家人又议论一会,才算心定,且不提。

清哑定亲后,对未来不无憧憬。

她眼明心亮,也看出江大娘不是好说话的,为将来生活计,自要努力。一是努力壮大郭家,二是努力壮大江家,否则,和江明辉在外生活的计划如何能实现呢!

想罢,她又一心投入自己的创作中去了。

秋去冬来,转眼过了几个月,到了十一月。

这期间,有两件重要的事须得详说。

其一,清哑虽没在织锦方面有所突破,却和二哥做出了剥棉籽的搅机,以及三锭脚踏纺车。这都是黄道婆的发明,清哑融汇两世所学,比出构造,和郭大有一块琢磨做了出来,并未费什么心力。

搅机结构很简单,却省了手工剥棉籽,速度加快自不必说。

三锭脚踏纺车可同时纺三股棉线,效率非同小可。

郭大有做出来后,当即叫了郭守业、吴氏、郭大全和郭大贵来看。

他们都惊呆了,至此彻底肯定清哑见神仙的奇遇。

当问及下面该怎么做时,清哑只说了三个字:“先不说。”

她是想等个好时机,然后为郭家谋利。

具体如何操作,她并没有详尽的筹划。

郭守业等人没有追问,他们依然对清哑的话自由发挥。

郭大全觉得小妹肯定有大计划,要谋定而后动;郭大有觉得小妹还有新的创作,要等全部都弄出来,才一举成事;郭大贵没别的想头,觉得赚钱的东西当然要保密;郭守业考虑最全面,觉得闺女是想摸清外面行情,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将这些公开。

这一次他们父子没有各行其是,而是慎重地凑一块商议。

商量结果就是:先瞒着蔡氏等人,这些东西也不能拿出来用。

不是不信任,而是人知道多了,想不漏风也难。

他兄弟都郑重答应了。

第二件事就是:江明辉每隔几天就会来郭家一趟。这日,清哑将一幅设计完善的竹丝编织图交给他,还有一些小钩针的图样。他本是内行,看了这图,便如打开一扇大门,闯入一个新天地。自此,他的人生便发生了巨大转折。

清哑对他道:“你该去大城镇,竹丝制品要卖高价。”

不是她故作高深,而是她只能说出这些。

毕竟,她前世只开过书店而已。

江明辉却领会到其中奥妙:如此精细高雅的东西,自然要卖给文人雅客,以及豪门贵族,在乌油镇是没有作为的。

他便暗自计划:等一切齐备后,最迟来年春,便去霞照县城拓展,力争在锦商如云的繁华之地争得一席之地!

他虽内行,艺术素养却不够。

因此,在设计方面依然要请教清哑。

来往之间、相商之余,两人愈加情深。

清哑虽然心理年龄长于江明辉,然前世经历人事少,性格单纯;江明辉却是多情的,对她又十分爱重,百般俯就呵护,种种温柔体贴不消细数,因此两人情投意合,竟让清哑觉得比前世男友相处还有感觉。

十一月初七晚,水乡降下入冬以来第一场雪。

第二日凌晨,鸡才叫头遍,清哑便起床了。

她换上一身宽松的衣裤,便在房内跳起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