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不嫁

水乡人家 乡村原野 2024 字 3个月前

“老大,你十岁那年,咱家多少田?”他问大儿子。

“一百亩。”郭大全回答很快,可见记忆深刻。

“我要你们记住:一家子兄弟姊妹,最要紧的是心齐。”郭守业口中说“你们”,却目光严厉地盯着大儿子,“心齐,一百亩田能变成一百五十亩,将来两百亩、三百亩都有指望;心不齐,整天惦记锅里那点东西,兄弟妯娌防贼一样算计,窝里反,再多的家业也能败光,一百亩就会变成八十亩、五十亩。算计有什么用!”

三兄弟一齐站了起来。

郭大全惭愧道:“还是爹说的透。”

他只是孝顺、亲手足,爹却说出了大道理。

爹还透出一层意思:责怪他没管教好媳妇!

郭守业点头,又对蔡氏道:“老大媳妇,你别舍不得,将来勤娃子、俭娃子,还有我那些没生出来的孙子,都会比现在过得好。只要你们心齐,咱郭家不少这二十亩田!”

蔡氏不安道:“爹,媳妇晓得了。”

就在这时,清哑走下楼来。

“爹,娘。”她静立了会才问,“上午那人……来提亲?”

吴氏愣了下,点头道:“是,清哑。来,娘跟你说,江家……”

不等她说完,清哑便道:“我不嫁!”

她定定地看着这家人,神情有些落寞。

再疼她,跟前世还是不同的。

终身大事,居然都不告诉她一声,就定下了。

这是“父母之命”的典范!

她之所以说“不嫁”,而不是“不愿”,是有区别的。她本意觉得自己年纪还小,且正钻研织锦,所以暂不想考虑婚事。而且她也不认为自己会爱上什么人,盲婚哑嫁她可不愿意。

但这话听在郭家人耳内,却严重了。

清哑话少,家人体谅她说话费力,很少追根究底地盘问,久而久之养成了个习惯:她说她的,大家听了各自畅想、自由发挥。

这情形在清雅变成清哑后,更加明显。

因为她前世安静惯了,真正惜字如金。

比如眼前,郭守业等人都愣住了。

郭大全脸色很难看。

他觉得,妹妹定是因为听见媳妇的话,伤了心,所以才不愿嫁了。

当下,他对郭守业两口子道:“爹,娘,我和媳妇去剥棉籽。”

说完横了蔡氏一眼,先出去了。

蔡氏虽莫名其妙,却很自觉地跟在男人身后。

郭大有和阮氏对视一眼,也出去了。

郭大贵自然跟着出去了。

等儿子儿媳都走后,吴氏从堂上起身,走到堂下一张竹椅上坐了,这样自在些。又招呼清哑搬了个小板凳在身边坐了,才拉了她手问“好好的,怎么说不嫁了?”

清哑沉默。

这叫她怎么跟他们说呢?

观念不同,能说得清吗?

郭守业也一声不响地走到门槛边,在一张小板凳上坐下,望着门前大黄狗和鸡们溜达,看似闲适,耳朵却支起,听老婆子和闺女说话。

吴氏摩挲清哑一会,才道:“娘晓得你如今有本事,心气也高。可咱们庄户人家,又不认得那些富贵人家。就算认得,又晓得谁家好歹?娘和你爹是想:不能把你嫁太穷了,穷了日子不好过;也不能攀有钱人家,有钱人家不把咱这样人家闺女当个数;要像咱家一样,有些家底,自自在在过日子。”

原来,她以为清哑遇“神仙”后,眼光高了,看不上乡下后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