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工业之主 晴空之下 2400 字 3个月前

那时候的谢敏达完全没把东海放在眼中,也从不把关系户钱酉匡当回事。一个注定要失去主要税收来源的偏远小郡,还要面临海防的重重压力,在朝堂上注定是没什么地位的。

可他万万没想到,也就是短短一年不到的功夫,朝中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切的开始就在于东海郡,是东海卫靠着连发枪打响了收复失土的第一枪。

黑熊礁、丰南岛、长明岛再到最近的江北矿区、矿北村屯,连发枪、远狙枪横空出世,改变了大雍军队武器落后的现状,甚至还造出了让各方势力眼馋心动的飞羽火箭弹,威震矿北。

而在民生领域,东海郡的战绩也同样辉煌。先是建起了大雍第一座合成氨塔,而后又成功造出了已故泰相心心念念的化肥,让现有农田亩产翻倍,这已经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功勋。

但这还不是终结,磺胺的横空出世把大雍医疗水平拉到了一个新高度。从此以后,外伤感染不是只有大蒜素一种选择,东海制药厂已经可以提供内用外敷至少三种以上的磺胺类衍生药物,这些药物在北军卫戍军出兵北境的战斗中发挥奇效,居功甚伟。

有了这样的本钱,现在朝中上下谁都不敢小瞧东海郡,小瞧钱酉匡了。

东海和北郡接连收复失土,陈平和萧卓在军中的威望节节攀升。

陈平已经入主兵部侍郎辅政,估计兵部尚书的位置就是给萧卓留的。有这么两个强硬派主政兵部,未来主和派和西洋派的势力都会有所收敛,真正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而站在他们头顶上,平衡和主导各派利益的,就是已经初露峥嵘的温太后。

谢敏达是和温梦璇打过交道的。

彼时虽然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可谢敏达却从未敢轻视过这位年轻的平沿王妃。说起来温梦璇和他夫人丰莲还是远亲,当年也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墨宗大学院。这女人看着柔弱,实则心细如发、思路清晰,根本就不是个容易摆布的人。

虽然不容易控制,但好歹是个明白人,比昏聩荒唐的汝阳王强。

谢敏达那时候不知道今上到底会长成怎样的皇帝,但天家年幼,朝中重臣议事摄政,总归是能给大雍换来一分喘息之机。

只是他没想到,今上的母后竟然也是个精彩至极的人物。她先是借助西洋派的班底稳住了摇摆的朝权,又通过改革税制完成了对合作伙伴的承诺,顺带着打压了支持汝阳王的旧儒派。

不过因为旧儒派是先帝旧臣,在朝中党羽遍布。今上刚刚登基的时候,旧儒派揪着“后宫不能干政屁话”又是上吊又是撞墙的,把个勤政殿闹得乌烟瘴气,温太后只能避居幕后。

说起来,也许就是天意。

谢敏达摸了摸胡子。

连发枪横空出世,萧卓和陈平接连收复失地,月鹭岛前知县叛国。

冯得志的案子让旧儒派遭受重创,朝中又有了重振君威的声音,而温太后也顺势从幕后走了出来,以表彰冉昱和钱酉匡为由持续发力,逐渐把原本势大的旧儒派一点点打压了下去。

整个过程谢敏达都看在眼中,赞叹之余也有心惊。

幸好当初他与萧卓结成同盟,共同推举今上登临大宝。若是选了汝阳王,鸡飞蛋打不说,说不得还要被揪住不放,吃些暗亏才算了事。

所以在得知阊洲要建火器坊的时候,谢敏达第一反应就是把自己摘出来,决计不能趟这滩浑水。

冉旸是从哪儿搞出来的飞羽火箭他不关心,但他在阊洲建工坊这事格外敏感,很容易联想到之前冉氏分家析产的旧事。

莫说这回的事儿真跟他没半点关系,就算胡子善阳奉阴违犯了糊涂,中都四郡也必须统一口径,绝对不能让人抓到把柄!那钱胖子头上顶着太后的夸赞,手中捏着化肥、连发枪和磺胺,哪个不长眼的敢得罪这么个祖宗?!

想到这里,谢敏达叹了口气,心里越发觉得黑锅罩顶。

四郡的早稻都已经收成,这化肥之力果然可观,四郡这一季收获的粮食几乎翻番!

粮食多了人就有底气,就算下半年遇上什么灾害也不用担心粮不够吃,就算绝收也能挺到明年。

不过这样一来,农人都看到了化肥的厉害,眼看着第二季的耕种即将开始,各郡又开始了抢化肥大战。谢敏达这次还特地租用了丰海船行的船队帮忙运输,只是湖溪化肥实在抢手,想要最先拿到需要交际艺术,这次也有向钱酉匡示好的意思。

钱胖子的梦想实现了。以前视他为小透明的各郡郡守,现在都对他热情得不得了,三节两寿的还有人寄礼物过来问候,捧着钱想要跟他做生意。

但钱胖子并不快乐,原因是他收到了中都郡守谢敏达的信,信上说冉家的白眼狼在阊洲也开了火器坊,还说能造出飞羽火箭。

这不摆明了要跟冉七郎打擂台吗!?

为难冉七郎就是为难他钱酉匡,就是为难整个东海郡!阊洲冉氏哪来的狗胆,真以为东海的冉家只剩孤儿寡母,没人照看着吗!?

他气冲冲地杀到了东海卫府厅,将谢敏达的信摔到桌上,气冲冲地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