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工业之主 晴空之下 2259 字 3个月前

她转过头,视线在大殿西侧的灵牌上一扫而过。

“一群蠢货,错的离谱。”

小皇帝站在母亲身边,乖巧地听着母亲数落他家亲族。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听母亲骂人了,挨骂频率最高的都是灵帝、荒帝和哀帝这三位。小皇帝现在在学习国朝史书,教习对于这三个皇帝的评价也是一言难尽,小皇帝觉得母亲骂的没毛病。

他就是对母亲最推崇的立朝泰相颇有怨言。

母亲说泰相宁非聪明绝顶才华横溢温文儒雅正直坦荡相貌俊美,别的雍禾不知道,可对于一个刚登上皇位不久的小孩来说,聪明绝顶才华横溢简直就是雍禾的噩梦。

就……泰相留下的东西太多……阿平努力都学不过来,每天晚上的加课就是泰相迫害幼儿的累累罪证!

听说墨宗大学院的生员们也要遭受这样的折磨,阿平对倒霉蛋们的遭遇深有同感。

他开始觉得封家的开国祖宗十分不容易,与这样一位神奇的人物共时代,难怪各个都要在自己的领域走出了一片天。

有泰相和太宗做参照组,但凡平庸点就会被认为是笨蛋,不拼也不行嘛。

相比之下,中后期的皇帝们就过得很舒服了。

大概是因为没什么压力,所以完全随心所欲的放纵自我,最后的归宿都去了西殿。

小皇帝雍禾不想也不敢去西殿,但他觉得东殿的标准实在太高,他实在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达到东殿的入驻门槛。

最近一段时间,他开始在母亲的口中听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名字冉七郎。

这个冉七郎是墨宗大学院毕业的生员,在东海发明制做了很多机关,还成功合成了磺胺药,听着好像也是个不世的天才。

就……封禾有点慌。

他有种预感,也许这个冉七郎会是泰相一样的人物……不不,他不是把自己比作太宗皇帝,他的意思是,在他的时代,也许会再次出现一个改变世界的人。

可他不像太宗皇帝那样会打仗呀,他连投壶都投不中的……而且他还怕小狗。

也许他可以学习明帝,只要他有先生说的“公心”,那他可以给付全部的信任。或者仿照和帝,不聪明的人就相信聪明的人,把活都分给臣子干,努力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史官不骂勤劳的皇帝,这也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虽然这样的皇帝听上去一点都不霸气,可总比累死在上书房要好得多,只要他注意点,别像和帝那么勉强自己就行了。

一旁的温太后可不知道,就在她专注忙于祭拜的时候,她的年幼的儿子雍禾已经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执政风格!

这位以温和、开明、知人善任而著称的皇帝,在他的任内成功推动了大雍行管体制的变革,主动收缩皇权,改组军权和阁权,为日落西山的帝国再次注入了生机,史称光宗新政。

只是千百年后的史学家们根本想不到,光宗皇帝在还是个幼儿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政改的志向,而且最根本的原因才不是什么高瞻远瞩,只是单纯不想在他那位史上著名女性政治家母亲的“淫威”下,被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卷死,这也算是小动物的求生本能了。

“好了,走吧。”

温太后一摆衣袖,招呼还在发呆的儿子。

她刚刚已经知会了封家的祖先(特指东殿),下一步要收复海叶湖,拿回阿木尔河以北的失地,恢复太宗时代的疆域版图。

为了这个目标,她需要集结北郡、西北郡的精锐。但在此之前,她先要扫除朝中的阻碍,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细作、里通外国的经办、以及汝阳王的旧势力。她还需要整合南部诸郡和中都郡的资源,在兵部培养自己的人手,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当然,首先要做的,是收回矿北被霸占的村屯,驱逐赖在那儿不走的海倭流民。

不是温梦璇好战,而是海叶湖和阿木尔河以北的土地关系到大雍北境的安宁。从太宗时代开始,阿木尔河与海叶湖就是北境的第一道防线。大雍的边军就是依靠这两处天然险阻成功抵挡了拉西亚人的进攻,并且还获得了矿北荒原唯一的不冻港。

“有了化肥,寒地也能产出更多的粮食,足够边军自给自足,兵部在补给上的压力也会大大减轻。”

温太后摸了摸儿子的头,声音温柔。

“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随便乱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