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番外篇·天上月

大业六年,隋炀帝下旨广征民夫修建运河。

杨广登基以来横征暴敛无数,年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繁重的苛捐杂税与兵役早已激得民怨四起,百姓苦不堪言。

圣旨一出,官兵挨家挨户的捉拿青壮年男人,足足强征了数十万民夫,国内几乎十室九空。

在如此残暴的政策下,百姓闻风而逃,纷纷收拾家当南迁,逃往明国求生。

很快,明国边境聚集起了数万逃难而来的隋国百姓。

边境守将见此,一封急报传至京都。

此时明国征处于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明帝在收到奏折后,与重臣朝议多日,难以下决断。

消息传至民间,花家当即向朝廷捐献白银三十万倆,用以减轻朝廷负担。

九月,明帝下旨大开城门接纳逃难而来的百姓,并且为这些难民重新制定户籍,重新编制安排开荒事宜。

花满楼感念于百姓不易,携妻运送大批物资前往边关帮助朝廷安置难民。

季音牵着婠婠走下马车,巍峨的城门近在眼前。

呼呼——

北风呼啸,迎面一阵风沙刮来,还未近身便被季音的护体真气挡在三寸之外。

“这地儿越发荒凉了。”

十年前,季音度关来往隋明两国时尚可见到丝丝绿意,如今边关之处却已是寸草不生。

花满楼望向城门,叹息道:“今日不同往日。”

彼时随国亦是如日中天,而如今却是天灾、战乱不休,两国交界之处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

城门由内而外敞开,或是风尘仆仆或是衣衫褴褛的逃难百姓排队入关,城内已经搭建起了一个个简易的草棚。

草棚里挤满了休憩的难民,这些难民大多为老幼妇孺与半大的小子,少有成年男子,各个瘦骨嶙峋,黝黑粗糙的脸上饱经苦难风霜。

逃难而来的百姓几乎身无长物,那些细软银钱也早在赶路中耗尽,这些日子全靠边关守军腾出军粮来赈济灾民。只是军中粮草有限,数万难民每日所食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还有更多的难民源源不断赶来,若非花家主动提出运送米粮前往边关帮助朝廷安置灾民,朝廷恐怕也很难负担得起这些难民。

“花公子,花夫人。”

边关的守将向花满楼与季音抱拳施礼,花满楼还了一礼,“花家运来的十万担粮草尽在此处,还请将军清点入库。”

“有劳花公子费心。”守将再次抱拳施礼,命小兵清点辎重。

有了花满楼送来的这批粮食,守军的压力骤减。城门旁很快架起了大锅,粥水的香气渐渐飘散在空气中。

粥水煮的浓稠,立筷而不倒。

“开饭咯!”

很快,大锅前密密麻麻的排起了长队。

“隋国国君昏庸,以至于民不聊生。”

婠婠牵着季音的手,望着周围衣衫破烂的难民,生长在富贵之乡的她首次见到无家可归的百姓,心底油然而生怜悯之心。

季音垂眸温柔的望向婠婠,应声道:“婠婠想帮助他们吗?”

“想。”婠婠回答很认真。

“去吧。”季音松开了手,“去做你想做的事,不要辜负这一身所学。”

婠婠敏锐的从季音眼中看到了别有意味的眸光,脸上的神情由恍然变成了坚定不移。她看了看含笑而立的花满楼,心底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在父母温和的目光里,婠婠一步步走向大锅,也走向了她追逐的人生。

“花小姑娘心善。”

守在大锅前的伙兵露出爽朗的笑容递给婠婠一只铁勺,小姑娘像模像样的举起勺子给难民们盛粥。

“婠婠肖父。”季音轻笑道。

婠婠受花满楼的影响颇深,她心中装得东西也远比当初的季音多。

花满楼与她并肩而立,“我却觉得婠婠肖母。”

出身魔门,心有明光。

不畏险阻,心中坚定不移。

话落,两人相视而笑,目光流转之间情意脉脉。

婠婠举着铁勺舀着粥倒进缺了角的瓷碗里,将碗塞得满满当当,碗的主人是一个瘦弱的小少年,衣衫上打满补丁,脏兮兮的脸,却生得一双黑白分明的眼。

他收回粥碗,目光怔怔的望着五官精致的小姑娘,直到身后传来同伴的催促声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这小姑娘心真好,这么满的粥够我吃顿饱饭了。”年岁相仿打扮相似的脏兮兮同伴兴奋的举起碗囫囵喝粥。

三两口吞下了半碗粥,回头却发现小少年傻愣愣的端着碗一动不动,他惊奇的拿手肘撞了撞小少年:“陵少,你发什么呆呢?”

“花小姑娘长得真漂亮,心底又好……”

“别看了,人家不光漂亮心善得跟小仙女儿似的,而且还出生不凡呢。我听那些守军说她是花家的掌上明珠。”同伴拍拍他的肩说道,“花家可是富豪之家,产业遍及天下,富可敌国。花家的掌上明珠生于富贵锦绣之间,吃得是山珍海味,穿得是绫罗绸缎,跟王孙公主比也不差什么了!”

说着,同伴眯起眼惊奇道:“你该不会看上她了吧?那个小姑娘?”

“什么看得上看不上,我就是觉得她好看才多看了几眼,花姑娘跟咱们完全不是一路人。”小少年捧着碗反驳道。

“瞧你那发痴的样儿……”同伴明显不信,眼珠咕噜一转,三两口喝光了碗里的粥,一抹嘴如游龙般蹿入人群里。

没一会儿,他兴致冲冲的跑回墙根处:“陵少,我去给你打听情况了。据说花家这一代排序从清字,那位花姑娘闺名花清月。”

小少年眼神恍惚,口中呢喃道:“清月,真好听的名字……”

清月,清月。

她是金雕玉砌而成的国色天香,亦是凡人遥不可及的天上月。

大业十三年,隋炀帝越发荒淫混乱,隋国国内兵戈四起,各大门阀佣兵自立称王,百姓揭竿起义,自此天下大乱。

杨公宝库与邪帝舍利重现江湖,引起黑白两道群雄纷争。隐匿多年的阴癸派重现江湖,慈航静斋的传人以代天择主之名行走江湖。

江湖传闻,杨公宝库与邪帝舍利的秘密就藏在长生诀之中。

谁也没想象到的是,江湖上人人争夺的长生诀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被寇仲与徐子陵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所得。

一时之间,各方势力纷纷侧目而视。

破庙里,篝火熊熊燃烧驱赶着寒意。

“陵少英雄救美,结果救回来个沾上就甩不掉的牛皮糖。”

寇仲拨弄着火堆,向着徐子陵努努嘴,示意他望向靠在火堆另一侧的粉衣姑娘,“我们还要躲避追兵,身边再跟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姑娘家算怎么回事?陵少,或者你索性把她收入房中,当个红袖添香的枕边人?”

数日前,寇仲与徐子陵武功小有所成,恰逢青龙帮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两人联手击杀了青龙帮帮主,恰巧救出了被强抢为妾的绝色少女婠婠。

原本是件大好事,但婠婠亲人都被青龙帮的杂碎杀了个干净,如今流离失所,徐子陵怜惜孤幼,又因婠婠生得极为貌美,绝色的姿容于孤女而言却是祸患,徐子陵一时不知如何安置她,只得将她带在了身边。

“别乱说。”徐子陵闻言给了寇仲一个手肘低声道,“婠婠姑娘无家可归已是可怜,你这般拿她玩笑,未免也太不尊重人了。”

“你倒是怜香惜玉。”寇仲摇摇头,倒也不再口没遮拦的调侃他们,“眼下你打算怎么办?”

“走一步看一步吧。”徐子陵下意识的望向婠婠,“你不觉得婠婠姑娘有些面善吗?”

“你早说过了,像你的天上月嘛。”寇仲无奈道,“陵少,你不觉得你对婠婠姑娘太过心软了些吗?我们自习得长生诀以来,行侠仗义的事儿可没少干,救下的可怜人也不止婠婠一个,怎么陵少你独独在婠婠身上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不敢轻易放手?总不至于是被她美色所迷惑了吧?”

无论是寇仲还是徐子陵皆心有所属,再多的绝色佳人也不及心上人分毫,更何况两人皆不是贪念美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