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心赚钱!

孙婆子办事十分可靠,当真把杨延昭请来了。

有了他,其余士绅根本不用去请,纷纷上赶着递帖子求一个席位。至于那些没有功名的商贾富户,连递帖子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定了三大桌席面。

林悠然一大早来到河沿儿食肆,给大伙加油打气:“今年过年能不能大口吃肉,能不能给娃娃们做两身棉袍子,就看今日了!”

妇人们干劲十足。

如今,她们跟着林悠然上了十几天的课,手艺好的已经能独自掌勺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放开手试一试。

几个人紧张得不行,昨晚不约而同地偷偷留下,练习了大半夜。

林悠然被她们的认真劲感染,更为精益求精。

菜单是她和孙婆子商量的,以当地置办酒席的最高规格来——八凉八热八大碗。

八道凉菜中有荤有素,大抵是凉拌耳丝、醋溜肺片、猪皮冻、萝卜条、黄豆嘴儿、雪里蕻这几样,对了,还有永远的经典,小葱拌豆腐。

八道热菜随意些,以当季的时蔬为主,基本是有什么蒸什么。不过,自从林悠然带来了炒菜的法子,这八道热菜便换成了炒菜。

一道葱爆羊肉,一道宫保鸡丁,别说乡民们,就连杨延昭和赵惟谨都被惊艳到了。

席上已经没人有心思互相恭维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筷子上,生怕晚一步便错失美味。

后面的主菜——八大碗是林悠然亲自做的,同样是四荤四素,包括方肉、扣肉、酥肉、黄皮肉,以及素丸子、素粉条、素鸡和豆腐。

烹制的过程十分考验功力和耐心,基本把煎、炒、炸、蒸都用上了。

林悠然最喜欢那道小酥肉,并非川菜中加了麻椒的那种,而是用鸡蛋和瘦肉炸成,再加汤汁、作料放到大锅里蒸。出锅之后外皮软嫩,吸饱了汤汁,反倒是内里的瘦肉弹滑劲道,层次丰富。

杨延昭似乎更爱方肉,赵惟谨则是接连夹了两筷子扣肉。

方肉和扣肉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从食材的选择上就大不相同。

方肉须得带厚皮,连着皮的是一层白肉,改刀时不能把皮切断,最后蒸出来的肉色泽透亮,软而不烂。

扣肉讲究肥瘦相间,最好是正宗的小五花,先煮再炸最后蒸,改刀切成薄薄的片,一口下去,肥而不腻,唇齿留香。

四道素碗极考验功力,尤其是素丸子,林悠然用绿豆做了十斤粉条,原想留着给兵士们煮一锅东北乱炖,没成想提前用上了。

瞧着席间众人惊奇的模样,林悠然知道,这事成了。

林阿姑碰了碰她的手臂,小声道:“刚听孙婶子说,这席面是你自己垫的钱?”

林悠然笑笑,半真半假地说:“可不是么,这些天赚的全搭进去了。”

林阿姑一听就心疼了,忙道:“你也说了,这是咱们共同的营生,没理由让你一个人破费。我这些天的工钱都没花,算我一份。”

“也算我一份。”崔娘子同样干脆地说。

其余妇人纷纷附和:“我们都是这个意思,不能让东家一个人掏钱。”

林悠然眨眨眼,狡黠道:“姐姐们的心意我收下了,放心,这钱不白花,瞧着吧,不出一个月就能翻倍赚回来!”

前期舍得投资,后面才能赚来更多钱。这就是她做生意的窍门之一。

幸好水牛传话,说杨延昭吃完饭还要赶去高阳关,因此不喝酒,不然她那点钱还真不够。

林悠然以为是杨延昭交代的,看向这位儿时偶像的目光更为崇拜。

赵惟谨刚好瞧见了,眸色微沉:这个小丫头,又在打什么主意?

鱼不考砸吧砸吧嘴,小声抱怨:“你说你,既然想给林小娘子省钱,干嘛不直接把置办席面的钱给人家补上?”

赵惟谨夹了一筷子京酱肉丝,不甚熟练地裹进豆皮里,放上两片葱白、几条细细的萝卜丝,咬了一口,缓缓地嚼着,直到把一个豆皮卷吃完,这才回道。

“一个细作,我为何要给她省钱?”

鱼不考呵呵一笑,嘴上说得绝情,有本事你别打着防御使的名号不让喝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