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套路

说白了,四个妯娌中就许氏一个受气包。

林悠然挽起袖子,淡然一笑,她既然来了,就没有再让自家人受气的道理!

林家大宅在村北,是个两进的院落,土坯结实,屋子亮堂,房顶铺的也是厚实的瓦片。

如今,看到熟悉的一草一木,林悠然一阵生理性不适。

主要是替原身气愤。

林家原本的宅子根本没这么好,后院起的三组新屋是用林老大的抚恤金盖的,然而盖好不到一年胡氏就找借口把许氏和二丫赶了出去!

林悠然拿出生意场上多年修炼的演技,才没把愤怒和恶心表现在脸上。

许氏已经提前递过话了,知道她们要来,三房人聚得齐齐整整,媳妇们穿着体面,姑娘们描眉画眼,胡氏和林老爷子高坐主位,三个叔叔并四位堂弟或坐或站,俨然一副下马威的姿态。

许氏母女三人孤零零站在屋子中间,小可怜似的。

赵氏盯着林悠然上上下下一通打量,朝林二娘挑了挑眉——这就是你说的“人比花娇”?

林二娘看着林悠然“面黄肌瘦”的模样,面露不解,怎么几日不见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继祖母胡氏原本如临大敌,此时一见,顿时心头一松,断定这么个小丫头不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倒是林老爷子,瞧着林悠然和原配相似的眉眼,难掩动容:“大娘在外过得可好?”

这里的“大娘”是按排行叫的。这年头女子不上族谱,大多没有正经名字,长女叫“大娘”,后面的妹妹们就顺着“二娘”、“三娘”叫下去。

林悠然屈膝道:“多谢祖父挂怀,虽主家御下严了些,好在不曾打骂于我,逢年过节还会赏下几件主家的好衣裳,一日两餐也能吃饱。”

哦……

众人心里自动翻译——这意思就是过得不咋样呗?再好的衣裳还不是主家穿过的?饭也吃不饱,还时不时被打骂!

胡氏眼睛掀起一条缝,打量猪仔似的把林悠然上上下下瞅了一圈,慢悠悠道:“个头倒是高了,就是没长几两肉,瘦骨伶仃的。”

“祖母有所不知,如今官宦人家讲究以瘦为美,为了维持弱柳扶风之态,就连主家娘子都不敢多吃呢!”林悠然说完,虚弱地咳嗽两声。

这情形,在众人看来就是死鸭子嘴硬。

赵氏幸灾乐祸地勾起唇,撞了撞三房钱氏的胳膊。

钱氏会意,清了清嗓子,说:“既然大娘回来了,往后也该到你祖父祖母跟前尽尽孝。你底下的弟弟妹妹还知道日日晨昏定省呢,你这个当长姐的可得好好做个表率。”

胡氏自然不介意多一个剥削对象,端着架子道:“晨昏定省就不必了,能时不时过来陪我这个老婆子说说话,就是你的孝心了。”

许氏一听,心内暗急。

没人比她更清楚胡氏那些作践人的手段,怎么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吃苦?她鼓起勇气,正要替林悠然挡回去,却被林悠然拽了拽衣袖。

林悠然不急不慌道:“祖母这话当真让孙女感激不尽,哪里是孙女尽孝,明明是祖母体恤孙女。”

众人面露不解。

紧接着,林悠然戏剧性地挤出两滴泪,真情实感地哭道:“祖母有所不知,昨日草棚漏雨,可把孙女吓坏了,孙女若能搬回大宅,日日在祖母跟前伺候,就再好不过了!”

林家众人一听,齐齐变了脸色。

胡氏伪装了十几年“慈母”,才把林老大一家赶出去,怎么可能再让她们搬回来?

二房赵氏意见最大。许氏母女搬出去后,那三间厢房就给她儿子住了,她偷偷用自己的私房钱添置了许多物件,把屋子收拾得舒舒服服、体体面面,怎么舍得还回去?

就连和许氏关系不错的四房孙氏也有自己的私心。一旦许氏母女三人搬回来,势必要和老婆子斗法,届时搞得家宅不宁、邻里闲话,她两个女儿的名声都要受影响。

三房钱氏是个直肠子,脑子里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但她一向不得胡氏喜欢,又极力想讨好这个婆母,因此总是被人当枪使——指哪儿打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