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chapter 52

而安·博林宁可被送上断头台,绝不承认通奸罪名,以此保住女儿伊丽莎白血统不受质疑。【有传闻,亨利八世在安·博林被处死前,曾声称只要她承认通奸罪名两人婚姻无效,便能转圜饶她一命】

5月19日,安·博林从容赴死,被斩下首级。

安·博林被处死第二天,亨利八世与简·西摩订婚,十天后正式举行婚礼。年仅三岁的伊丽莎白失去公主身份,降为私生女。

1547年,亨八去世,爱德华六世【亨八与简·西摩之子】继位,年幼多病无力掌权,政权旁落摄政议会。

1553年,爱德华六世去世,传位堂亲简·格雷,玛丽公主发动政变,废黜处死简·格雷。玛丽一世复辟罗马天主教,下令烧死三百名反对者,世称“血腥玛丽”。

1558年,玛丽一世去世,伊丽莎白继位。女王巩固王权,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夺取海上霸权,终生不嫁以维系王权。一生捍卫她所承诺的,“无论是无敌舰队,还是西班牙,乃至欧洲任何一个国家,休想侵犯我的领土一寸!”

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王后之一安·博林,一向是文学影视热衷题材,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确实永远的改变了英国历史——

亨利八世的离婚案掀起宗教改革,确立王权至高无上,政教合一,使英格兰得以逐渐强大。而安·博林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更开创了英国的“黄金时代”,不朽的“荣光女王”,千古一帝。

而安·博林也被称为“英国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和最重要的王后”、“没有她,英国就不可能于十六世纪开始宗教改革”。

据称伊丽莎白一世一生中只公开提起过安·博林两次,但自女王加冕后,安·博林便被当世尊为英国宗教改革的殉道者与英雄,并且博林亲族得到女王多年善待封爵。

而在女王去世后,每日戴着的宝钻黄金戒指【契克斯戒指】被发现,在打开后藏着两幅缩微肖像,一幅是伊丽莎白,另一幅则是安·博林。【有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女王的加冕戒指】

某种程度上来说,伊丽莎白一世确实继承了亨八和安·博林的诸多性情,不只是卓越的政治才能、智慧才华、重视民众教育事业等,甚至是一些负面性格——

她与安·博林同样跋扈易怒,善妒狠心;也像是亨八一样,女王曾经毫不留情将情人处死,对威胁到她之人暴戾嗜杀;而且女王用婚姻这事操纵欧洲王室,也和安博林当初吊着亨八如出一辙…

关于安·博林的失势,曾经权倾英伦、狼子野心的安最终的蒙冤处死结局,一切或许可以说是她咎由自取,是命运的反噬,但她确实也“罪有不应得”。

而无论如何,她永远是那个王朝最妖艳的一抹猩红,一个时代的象征。

至于安·博林死后的归属,该是天堂或是地狱?似乎结果并不明朗。但或许她要的一直就是野心,天翻地覆,以及对权力的无限追逐。

至于结局?她唯一不忿的,大概也只有不愿服输而已。

而对于极度痴迷于逻辑推理挑战的夏洛克·福尔摩斯而言,他视破案为第一要义。以自我为中心,所有事都要排在这之后。

他向来缺乏共情与人类正常情感,抽丝剥茧得到真相、推理与冒险,才是他眼中所有的人生价值所在。

于是他看着地上那摊血迹说道,“这具尸体之所以头部中枪,是因为开枪之人——也就是道格拉斯,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人的头部炸得粉碎。”

夏洛克语速飞快的说着,“这个复仇之人在潜入城堡后,为了杀人后便于潜逃,他首选的杀人利器,不会是这把威力巨大会发出巨响的转轮手.枪。”

“因为即便是安装了消.音.器,声响也可能会造成一些惊动。我认为,他很可能会选择一把刀,可以寂静无声的杀人。”

咨询侦探语气自负而确信的,仿佛他曾亲眼所见,“他持刀潜伏在这间屋子里。凌晨时,道格拉斯穿着睡衣巡视到这里——这间屋子中央的武器展示台旁。”

“他是一个出色的特工,也许他发现了身边暗藏的危机——在那个黑i帮复仇者持刀扑向他之前,或者是同时,道格拉斯从展示台的箭囊中抽出了一支长箭,徒手朝对方刺过去。”

“这是一支箭头长达四英寸的锋利铁制锥形箭,它有可能直接刺穿了那人的头骨。”

夏洛克简直像是个戏剧家或是艺术家一样站在众人之间,他的推理就是他的皇家戏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