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chapter 21

在‘大英政府’的脑海里片刻之间,已经闪过这些所有的事后。

事实上,anne却很喜欢她手中的这支餐叉,而且在她看来,这支叉子光亮的银色很漂亮。

anne回忆着说道,“我倒是只记得,1533年的时候,佛罗伦萨的那位小美第奇,成为法兰西王妃时。听说从意大利带了不少厨师和烹饪工具、餐具过去,其中就有餐叉。”

那是anne加冕为英格兰王后的同年,而她当时与法兰西王室还可以说是友好结盟。

毕竟直到两年后她两次流产男婴,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才怀疑起她地位不稳,和她的同盟变得极为谨慎,不再是她的支持者。

对此,anne说不上什么被背叛感,或是极度愤怒于她往日盟友的倒戈。

正像是在她1532年促成英法结盟时,在法国加莱,弗朗西斯一世曾不乏真心实意的对她说——

「事实上,你要登上的宝座,并不那么轻松,尤其是对那些并非生来注定享有宝座的人,想坐拥一切更是举步维艰。如果我不是生来就是国王,我不会希望背负那样的命运,你明白吗?」

anne当然清楚。

她要走的是一条千夫所指、众叛亲离的路。

可是她不甘心湮灭无闻,她一定要向上攀爬。即便她将要面对的,是六尺之下,也在所不惜。

那些出身高贵、坐拥一切的人,难道天生就比她高贵吗?

她倒要看看,到底谁能给这个世界制造一场风暴。

而在anne和法兰西王室从同盟关系到破裂的过程中,她倒是几次听起过那位结婚时才十四岁的小王妃--凯瑟琳·德·美第奇。

anne一开始注意到这个法国小王妃,是因为对方和她有点同病相怜。

正如她被欧洲王室视作低贱的平民出身,凯瑟琳·美第奇嫁入法国王室后,被冷落轻视她的商人家庭出身。

尤其在美第奇家族的罗马教皇克雷芒七世1534年去世后,这位年轻的王妃在法国王室显然更举步维艰。

虽然anne作为新教徒,无疑与天主教天然站在对立面。但即便如此,她当然也没必要为此去憎恶仇恨一个和她不涉及什么利益关系的十四五岁小女孩。

她确实跋扈易怒,狠毒残忍。但那是在事关英国宗教斗争与王权争锋之中。

而在她身旁,麦考夫·福尔摩斯听她提起凯瑟琳·德·美第奇,那位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太后。

于是麦考夫对她说道,“1536年8月10日,法国王太子弗朗索瓦因病去世,他的弟弟--也就是凯瑟琳·美第奇的丈夫亨利,成为新继承人。”

虽然这位‘黑太后’在成为太子妃与法兰西王后之后,依旧常年被丈夫漠视,几乎不被允许有任何政治影响力。

但在他死后,凯瑟琳·美第奇成为摄政王太后,把持朝政,权倾法兰西。

而这位来自意大利的王太后,无疑给法国带来了深远影响,无论是执政上还是艺术方面,以及各项时尚。

比如现今法国引以为傲的法餐饮食文化,其源头,便是凯瑟琳·美第奇从意大利带去的饮食风尚。在这之前,法国王室吃饭还在用手抓。

至于十六世纪初的食物菜肴。

虽然拥有欧洲最优渥耕地、物产富饶的法兰西,当然比身处阴冷岛国、食材稀少的英格兰,菜肴味道要优胜一些。但也相差不了多少。

因此此时,当anne握着刀叉分割食物,将一块鸡肉放进嘴里的时候,她对食物味道感到了惊喜。

已经完全没有了十六世纪时各式香辛料的苦涩【比如盐,古代非精制食盐,味苦涩口】和那些奇怪味道。

她进餐时十足的优雅斯文,充满皇家高贵气度,完美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皇室用餐礼仪。

而在她开始吃东西的时候,身边离她很近的夏洛克,将一杯暖热的清茶放在她手边。

清澈橙红的明亮茶汤,盛在润白莹透的骨瓷杯中,像是一捧橙金宝石。

anne看着这十足漂亮的瓷杯,她当然曾见过精美漂亮的瓷器【瓷器十五世纪初传入欧洲】但它们没有哪一个,像如今这个世界的--她面前的这一盏更美丽莹润。

这个新世界真是太棒了,不是吗?

她轻饮这杯茶,口中是迷人优雅的麝香葡萄与奇异的花果香气,柔和而芬芳,令人难以忘怀。

anne看向夏洛克,语调愉悦轻快的说,“ilikeit.ireallylikeit.”

她脸上和浅蓝眼眸里,是真实的笑意。

那种出自真意的悦然,使她美艳的面容看起来,犹如娇艳甜灵的小玫瑰。

以至于夏洛克移开视线,莫名清了清嗓子。

不过,他目光转开,手上却又将那份热苹果派,移到了她更近的位置。

坦白讲,如果不是说出来怕他翻脸,anne现在很想告诉他:他看起来像是一只一言不发,把玩具推到主人面前的猫。

anne觉得她如果照实讲了,他可能会炸毛。

所以她从善如流的切了块热苹果派,沾上一点奶油冻,放进嘴里。

满满的苹果清新甜香夹杂着一点肉桂香味,和迷人醇厚的奶香味道。

显然比几百年前的苹果派要美味几百倍。

anne觉得,她现在更喜欢这个新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