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结局

葬唐孤王 流连山竹 1561 字 3个月前

二日,李炎派出使者,制令三镇节度退,否则将成为朝廷的反叛对像,必杀之。

三镇节度依然不惧李炎。

至此,三镇节度与李炎对峙。

李炎见三镇节度不听指令,不尊自己,心火甚大,秘密从南诏调派无数火雷,以及秘密武器至战阵之前。

会昌二年秋,某夜,李炎令虎军一部坐热气球上空,在三镇兵营上空投掷火雷,兵营炸裂,死伤惨重。

三镇节度使三死其二,李炎见时机正好,攻伐,胜之。

至此,割据东北部上百年之外的河朔三镇从此瓦解消亡。

而与此同时,契丹骑兵闻事后入寇,李炎新命三镇总管抵御,契丹见事不可为,退兵。

第四阶段:军政改革以及灭佛运动

班师回朝长安,仇士良突然反水发难,控制神策军一部掌宫城与长安,不允李炎所领之部入长安,并开始重新另立新帝。

李炎闻之大怒,欲斩仇士良。

又是夜,李炎派部下乘坐热气球入宫城,活捉仇士良,大开城门,李炎入。

仇士良再见李炎展神鬼之能,惧之,跪拜不起,求李炎原谅。

李炎自知当下不是斩杀仇士良之时,因需要他来对付朝中各朝官,但死罪可留,活罪难逃,遂囚禁仇士良,立仇士良儿子仇从广为内常侍,掌朝议之官职。

查神策军各部,斩原宦官各党无数,朝野震动。

至此,虎狼诸军大部留守长安外部,一部分驻守宫廷,接替神策军禁卫之职。

河朔三镇被平消息散出,李炎发布全国布告,警告各地节度使如敢妄自尊大,必灭,并让各节度使回京述职。

各地节度使惧怕,回京述职之时,李炎上朝,大谈军政改革,文武分家,李炎控军,仇从广与宰相等人掌政,并施实李炎所定计划的军政改革制度。

朝官惧怕仇士良,以及仇家子弟,武臣惧怕李炎,纷纷同意李炎所提的军政改革。

至此,唐国在李炎的倡导之下,开始军政改革。

同时,李炎因国库空虚,开展灭佛运动,收缴各地寺院等教派土地归国家所有,遣散五十岁以下僧侣者回归乡里。

虽各地有所抵制,但军事改革已成,各地僧侣也无济于事。

三年后845年,会昌五年之时,唐国国力壮大,军政体系开始完全独立,同样也受各自的监督。

与此同时,李炎依明朝制度,成立由宦官组成的巡视东厂,与文官与武将成为三足鼎立之势,相互监督,也相互钳制。

第五阶段:征战

随着唐国国力强大之时,李炎开始启动早年所布之局,发兵开始攻打契丹。

契丹国被灭之后,开始攻打回纥,渤海,以及新罗。

回纥渤海新罗被灭之后,唐国疆域越发增大,李炎又启动南诏密探,随之攻打骠国等地。

而后。

骠国等地被平后,李炎最后开启了对吐蕃的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