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要人

葬唐孤王 流连山竹 1184 字 3个月前

天宝十一载(七五二年),吐蕃就册封了这阁逻凤为‘赞普钟’,意为赞普之弟。(赞普,乃是吐蕃国的王。)

天宝十三载(七五四年),剑南留后李宓率兵七万击南诏。兵败,最后李宓投洱海殉国。(留后,暂缺节度使或观察使时的代理节度使行使权力的官职。)

而这一次,也是唐国最后一次出兵击南诏,因为第二年,也就是天宝十四载(七五五年),安、史之乱就开始了。

直到大历十四年(七七九年,唐代宗李豫年号),唐中期名将李晟击败吐蕃、南诏联军。而这一年,唐代宗李豫崩,唐德宗李适即位。

自这一年后,吐蕃与南诏国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吐蕃国再也不愿意与南诏国以兄弟国相称,而是改南诏国王为日东王,取消兄弟之国的地位,改为君臣关系。

闲话不言,话回正题。

郭钊见李炎此次来拜会他的目的原来是来求教来了,脸上顿时有了些气色一般,“殿下乃是这西川节度使,而郭某已是行将就木之人了,哪里还有什么良策。不过,殿下有此一问,想来殿下心中已是有了应对良策了吧。”

老狐狸。

李炎一听郭钊的回应,心里就给郭钊安上了一个老狐狸的名头了。

好在自己不是真心来求教的,真要是的话,那他李炎还真是落了下乘了。

“本王哪里有什么良策。本王这才将到西川,南诏国就蠢蠢欲动,这不是想要本王的小命嘛。”李炎装傻。

郭钊双眼微眯,轻轻的呼了一口气,“殿下,即然朝廷把殿下任命为西川节度使,想来殿下定有其大才的。殿下如此谦虚,这可不好。”

“本王哪里有什么大才,书没读过几本,丹到是炼了好几年。想来郭使君也有听闻本王的一些事吧。本王是得罪了王中尉,这才被他们给发落到此地的。郭使君,你也看到了,本王的人中没有几个可用之才,所以,本王今日前来,乃是向郭使君求才来了。”李炎此刻却是正式入正题了。

先是装傻。

然后让郭钊认为自己真是那个好炼丹的亲王。

只要李炎一开口要人,依着正常情况,郭钊必然会应允的。

他自己不在西川任节度使了,按插一些人在西川,那也是正常做法。

如能得了李炎的认同,直接掌了权,岂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