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野心膨胀 没有了自己,皇上拿什么治理……

当今皇上的贵妃是他的妹妹,还给皇上生下了一个阿哥。

所以他还可以走辅佐外甥称帝这一条路,这样既不用担心权利没了,也不会担心被皇帝下狠手。

这是一条充满诱惑的路,但也是以年羹尧的立场来看,最有可能实现的路。

毕竟大清可是满人建立的国家,京城那些满洲八旗反对他的声音,年羹尧又不是不知道。

自己造反,或者是架空胤禛都不可取,办不到。

让自己外甥继承皇位,反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

因为这一条路,挡在年家前面的只有庆贵妃母子,而另外两条路,挡在年家面前的是整个大清的得利者,可不单单是满蒙汉八旗,还有不少汉人。

想要对付庆贵妃母子,没那么容易。

这辈子因为有蕙兰在。

所以郭络罗氏一族的两支,都有不少人投靠了胤禛,虽然他们暂时达不到是胤禛心腹的地位,但胤禛对其的信任程度还是要比普通官员稍微高那么一点点。

年家的亲朋好友被胤禛委以重任,郭络罗氏一族的人也不差什么,甚至于因为和其他家族联姻,势力比年家更雄厚。

再加上,如何年家一门双一等公着实让很多人尤其是满洲八旗的人妒恨不已,自然会有那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出现。

这些人或许不是庆贵妃母子的支持者,但却并不想看见年家得意,但他们对年家有利的事情反对,就是对庆贵妃母子的帮助。

所以年羹尧在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如何将九阿哥福惠扶上龙椅的时候,认真冷静的思考很多。

正好胤禛又下了这样的口谕,年羹尧简直是如获至宝。

他不是在青海大胜才琢磨这事的,早在第一次打赢后,年羹尧就已经写了一封举荐的奏折回到京城了。

其中很多都是年羹尧当年考科举时候的同科同年们,除此之外就是他在军中拉拢的一些心腹。

尤其是后者,年羹尧又补了一份为这些人请功的奏折。

介于胤禛实在是缺让他足够信任的官员,所以自己心腹举荐过来的人,胤禛几乎都没有分辨对方的人品,只看重对方的能力、家世、经历,以及——生辰八字。

年羹尧是一心有着辅佐九阿哥福惠称帝的心思在写的折子,自然举荐到胤禛这里的人,不说人人都是天才,但也的确有些真本事。

于是胤禛都一一提拔。

没想到这给了年羹尧错觉,觉得胤禛对自己很是信任。

尤其是在青海大胜后,胤禛给年羹尧的回信里竟然写了“你就是朕的恩人”这样的话,并且年羹尧后面举荐的人,胤禛也一一提拔,让年羹尧错觉更深。

领兵作战要靠自己,管家国家的文臣要靠自己推荐。

没有了自己,皇上拿什么治理国家呀!

这让年羹尧内心更加膨胀起来。

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在处理好西北那边的事情后,年羹尧就上奏折,要求回京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