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西北战事 病情在不知不觉中又加重了几……

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年羹尧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

年贵妃如何不担心。

自然也没办法安下心来养病,病情在不知不觉中又加重了几分。

胤禛得到了罗卜藏丹津正式起兵反清的消息后,一边命年羹尧等人派兵接应被罗卜藏丹津袭击的亲清的蒙古王公,一边命在西宁的侍郎常寿赴罗卜藏丹津军中宣谕,令其罢兵。

另外又接连不断的在京城,召开了不少小会意,和身边的心腹,和动兵用兵的老将领分析接下来西北的局势,忙得团团转,恨不得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

在这样的情况下,胤禛干脆连后宫都不进了。

对于年贵妃生病的消息,胤禛更是习以为常,年贵妃不是一直病着嘛,看病有太医,又有身边奴才伺候,好好养病就是。

胤禛又信得过皇后,所以对于年贵妃齐妃生病的消息,直接听了后连脑子都不过就被抛到了脑后。

如今胤禛,眼里满是西北战局的局势,这可是他登基后的第一场战争,无论花费多少代价,一定要打赢才行。

与此同时,作为贤内助的皇后,也对后宫众人正式下令,不许这些人私自派人去养心殿打扰皇上,要是被她知道了,她会重重的处罚。

如今后宫还没进新人,胤禛登基后忙着朝政,也没心情纳新人,所以后宫都是老人。

大家都知道胤禛的习惯,以及胤禛对皇后的看重,所以都老老实实的应了下来,没人敢去以身试法。

那不是胆子大,不畏强权,而是傻。

此时此刻西北局势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比如胤祯。

他就在心里诅咒延信和年羹尧战败,这样他就能出山了,而且还得上胤禛求着他出山。

不少人心里都和胤祯是一个想法:文官去统领大军打仗,能打赢?哈哈哈,开什么玩笑,肯定是打不赢呀!

事情的发展也如很多人预料的那样,罗卜藏丹津都已经亮剑反清了,自然是叛心已定不会因为一道圣旨就歇了,于是他将前去过来宣旨的常寿拘禁起来,然后率兵急攻西宁及其周边地区。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后,胤禛为了确保西北大军的兵权,于是正式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率军赴西宁救援,与罗卜藏丹津作战。

就此,川、陕、甘、云四省的政权和兵权名义上的老大皆是年羹尧。

年羹尧算是达到了权利的顶峰,手上,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兵有兵。

被胤禛如此委以重任的年羹尧,自然有人注意到了他的情况下,毕竟这种状况,那还是在后金时代,满人尚未入关的时候,宗室和大部落的首领才有得情况。

可那些人是什么人?

年羹尧又是什么人?

哪怕胤禛给年羹尧抬了旗,也依然是汉军八旗,在满军八旗眼里,年羹尧那就是汉人。

因此以隆科多为首的满洲大臣和宗室对年羹尧这种情况极为不见待,自从圣旨下达后,多次秘密向胤禛进言,要求派人去签字年羹尧,以防他倒戈造反。

尤其是在年羹尧困守西宁的那段时间,隆科多等人更是频频上奏,怀疑年羹尧养贼自重,请求皇上换主帅,或者是再派一个将军过去。

老实说,隆科多等人的说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在瞎说。

不过这些人提出来去辖制年羹尧的人,竟然是恂郡王胤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