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三种可能 这倒是一箭双雕的好计策!……

白嬷嬷想了想开口道:“回主子的话,依奴才之见,有三种可能。”

皇后闻言坐直了身子“你且说来听听。”

“第一种可能:事情就像年贵妃说得那样,就是十四贝子所为。虽说表面上看十四贝子没有理由去谋害年贵妃腹中龙嗣,可前朝有消息声称皇上准备封年贵妃的兄长年羹尧大人为三等公,理由就是对准噶尔的战功。

主子,哪怕就是奴才这种妇人也知道,此事十四贝子出力最多,年大人不过是在后面管管军粮而已,虽然也有功劳,可也大不到哪里去。

结果皇上却以此为由要封年大人三等公,十四贝子却一点表示都没有,这心里肯定对年羹尧有意见。十四贝子或许就会恨屋及乌,仇恨年家所有人。

而且您是知道的,皇太后一向都宠着十四贝子,十四贝子以前也着实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着调。

说不定就是十四贝子看到了年贵妃后,想起了这事,然后怒发冲冠,脚比头更快做出下意识的反应,伸脚绊倒了年贵妃。”

在后世有个专业的词语叫——冲动犯罪。

就是看见了人后,突然涌上心里的想法,然后冲动做了。

这种可能下并非没有,要知道大清对于爵位的赏赐,除了承恩公外,还算是比较严的。

封三等公需要什么战绩了?

横向对比一下康熙荣妃的堂叔马佳图海当年的功绩,就能大概知道,要被封为三等公需要多少功绩。

在三藩之战的时候,蒙古的察哈尔王布尔尼乘机兴兵作乱,是马佳图海领兵去平定的。然后他挥师南下,说服了王辅臣投降,促成了三藩之战的转折点,局势从此开始有利于清军。随后图海又一路领兵作战,平定西北和西南。

可以说图海从北一路打到南,是三藩之战上最亮眼的一颗名将,然而这么多战功,也就才被封为了三等公。

还是胤禛上位后,才给马佳图海追赠一等忠达公,配享太庙。

就年羹尧那点管粮草的功劳就要封三等公,怎么可能让人服气,尤其是在十四贝子眼中,驱除准噶尔部打败准噶尔部的功劳,那可都是他的。

年羹尧是哪根葱,敢来分他的功劳!

会怒发冲冠,恨屋及乌很正常。

“第二种可能:此事是年贵妃所为,或许她知道她腹中骨肉保不住了,所以先要利用一下,获得更多的利益。只是您和庆贵妃一向谨慎,年贵妃没办法栽赃陷害,但年贵妃又不愿意就这么小产了。

所以找了离她近的十四贝子去冤枉,毕竟十四贝子和皇上不合的事情,人尽皆知,年贵妃说不一定就想要利用这一点,让皇上对其怜惜一些。”

同仇敌忾嘛,也不是没有可能。

皇后点点头“的确有可能,尤其是十四弟那性子,他可不是那种会好好和别人解释的性子,更不要说他和皇上还不合。”那就更不可能去解释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