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祸不单行

虽然四阿哥胤禛对高瑞有些失望,但皇上却对高瑞很是喜爱。

一来是皇上戴上的“郭络罗氏一族满门忠烈”的滤镜还没消失,一来之前蕙兰写信告诉他们王士元那事的时候,就暗中提点过高瑞。所以去年回京然后去盛京在到今年从盛京到山东,外人看着高瑞是在游山玩水,但事实上高瑞却是在记录各地民风。

他也不去玩什么青天大老爷,就只是单纯的记录各地民风。

然后现在在皇上面前就用上了。

但凡是大权在握的君王,都会清楚“欺上瞒下”是官僚阶级的通病,所以能清楚的获知底下平民老百姓真实的生活情况,就非常重要。

其他朝代的皇帝是怎么做的,不清楚,但搁在皇上这里,他就是明着用江南三大织造做密探,汇报江南的各种大事小事,比如某地在某月的降雨量,某地什么东西的售价是多少等等。

得知高瑞竟然记下了回盛京祭祖这一路上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市场上某类物品的售价,皇上真的有几分欣喜。到现在皇太子一党和大千岁党相互争斗,上次皇上出手只是处置了索额图一家,可没对皇太子一党下手,所以皇太子一党势力也没减弱多少,现在争斗得厉害。

朝堂上的不少人都被迫站位,这种时候除非你够硬,不然不站位的人在两党眼里比那些站位的人更可恶,第一个就是先联手扫清那些没本事却敢不站位,想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皇上能获取到的民间消息明面上就少了很多,因为有些消息是不能直接拿出来摆到明面上来的,这涉及到一个君臣相宜的问题。但有了高瑞的话,有些皇上就能摆到明面上来。

而且有些事是皇上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自然没事的时候非常喜欢召见高瑞听他讲各地的风土人情。可这在外人眼里,那就是皇上看着高瑞的证明了,只要有了皇上的器重,除非是一团烂泥,不然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因着这事,四阿哥胤禛也来西三院多了些,在小元康说起让表哥高海做自己伴读的时候,四阿哥胤禛也一下子就答应了下来,然后三阿哥弘时就被带离的李庶福晋身边,搬去了前院开始了苦逼的读书生涯。

嗯,没错就是三阿哥弘时,不是小元康。

因为岳母病逝,外加王士元案,所以四阿哥胤禛最近心思不在后院,四福晋更没心情给庶子举办生辰宴。以至于虽然有苏培盛提醒三阿哥弘时生辰到了,但也没多想什么,随口就吩咐他按照以往惯例赏赐下去。

一直等到小元康提前伴读的事情,四阿哥胤禛才突然想起,自己的三儿子已经到了离开额捏身边,搬去前院读书的年纪。

三阿哥弘时的身子骨比一阿哥弘昀健康一些,所以没什么特殊照顾,四阿哥胤禛在想起后,迅速的就将这事交代了下去,然后当天下午三阿哥弘时就搬到了前院。

对此李庶福晋一边十分舍不得,一边又高兴四阿哥胤禛终于想起自己的三儿子来了。

前面红姑姑说福晋和郭络罗氏有些不对劲的时候,李庶福晋还在想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