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这段时间以来,我反复思考过奶给我的两个选择,我决定选第二个,在实现彻底的中央集权后,将民生政务分门别类的细化,逐步放权下去。”

“相比较将这个朝廷变成我个人的一言堂后,我个人所需背负的巨大压力,还是像这样,将权利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位置上,我这个皇帝才能当得轻松些。”

哪怕是时隔五年后,安常煦仍有种是因被赶鸭子上架,才不得不当这个皇帝的感觉,他既向往李常欣在信中提及的北疆风光。

也很想去亲身感受一下东南海域的辽阔无际,享受那些刚从海里捕捞上来的各种味道十分鲜美的海鲜,他早年虽然也曾被祖母带到海边看过海,但是考虑到安全,不曾坐船出过海,也就不曾感受过置身大海中的体会。

可是当了这个皇帝,曾经拥有的自由就变得格外奢侈起来,只能通过李常欣的信,从那字里行间中想象一番。

所以安常煦在对权利没什么野心的情况下,突然就这么获得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纵然现在已经知道皇权能为他带来什么,他也没有什么执念,没有牢牢把持权利的想法。

说起将来会将权利逐步下放的打算时,丝毫不会感到不舍,甚至还有些期待。

对于他的这个选择,陈凤琪也比较认可。

“既然你已经做出这个决定,我也就实话实说,在我看来,你的这个决定很明智,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世事却如此繁杂,愿意让人与你共分担,是好事。”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安常煦可以称得上是英明睿智,可是他现在年仅二十周岁,若无意外同,就算是干五十或六十岁退休,也还要当三四十年的皇帝。

对于他将来是会成长为名垂千古的有道之君,还是晚节不保的沦落为昏君,陈凤琪也不敢肯定,毕竟她很了解人性,在她熟悉的历史上,见惯人心易变的案例。

安常煦愿意从她给出的两个规划中,选择她结合后世的一些体/制设定的放权方案,着实让陈凤琪放心不少。

因为后一种方案,会让皇权与朝臣之间的权利达成一些平衡,他们彼此可以相互制约,这样一来,不仅能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就算安常煦将来会变,也不用担心他会做出太离谱的祸国殃民之举。

听到祖母的认可与支持,安常煦的心情轻松了许多。

“原来您此前一点都不愿给我参谋,是为了考验我吗?”

“也不是考验,毕竟这是两个各有优劣的选择,在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前,谁都无法肯定哪个选择更好,尤其是这第二种选择,对你而言,完全相当于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你在实践的同时,逐步对其进行完善。”

为了完善他们今日说得这些,安常煦从不敢松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虽然少了祖母在一旁时时为他保驾护航,因为心中的目标明确,他也从不曾迷失方向。

陈太尊在皇上年满二十周岁的万寿宴上,选择主动辞去监国之位的举动,在民间也引起不少议论,大多都是感慨太尊不恋权位的品德令人钦佩。

也有人认为刚刚年满二十周岁的皇帝还太年轻,担心他在离开太尊的从旁辅佐后,还能否像此前一样贤明,重视民生疾苦,不拘出身与资历,大力提拔重用那些有真材实学的有能之士。

还有人觉得陈凤琪此举太傻,监国太尊与太尊之间的地位差距极大,她就这么放弃监国之权,相当于是变得虚有其表,只剩下尊荣,没了之前的尊崇。

何思佳在听说这个消息后,就忍不住在家里的抱怨道。

“祖母也真是的,当了这几年的监国太尊,什么事都没做不说,现在还主动掉辞掉监国的权利,什么都没落着,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