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安常煦满意的点头,这事若能做成,京郊大营就能多项收入,京郊大营向来也是拱卫京都的皇帝心腹。

只是它不比御林军与帝卫军,更多的是属于皇帝私军,内库私下出资供养私军乃是常事,它与其它各军一样,所有军资都是由户部统一拨付。

若能凭借自家本事赚到钱,得到的资金越充足,京郊大营就能发展得越好,也能让京都的安全更有保障,其它各军就算羡慕,却不至于为此感到不平。

徐世子接到皇上派人传达的旨意,难免有些错愕。

皇上与陈太尊将德宗与仁宗两任先帝的后宫,全都安排到宫外后,将宫中腾出来的人手,以及之前从各府抄出来,被户部分给皇上后,没有再发卖的人,根据那些人的特长,相继开设出多家产业的事,早就不是新闻。

有人甚至因此而调侃户部,说他们户部的人,现在肯定都忙得□□无术,因为皇上做的买卖现在越来越多,再这样下去,就算是葛貔貅亲自上阵,恐怕也盯不完皇上每天能赚多少钱。

虽然京里众人都曾听说过为解决原州之患,皇上不惜亲自向几家大皇商借钱的事,可是他们也曾隐约听说,就凭皇上在两个多月前举办的那场拍卖会上,卖出大量物品变现所得,应该就够填皇上此前在原州投入的那些钱。

所以对于皇上现在这堪称是大肆敛财的举动,外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皇上受够了缺钱到需要借钱度日的苦头,才会未雨绸缪的一心想要多赚些钱。

有些人则认为,是陈太尊太爱钱,才会怂恿皇上不惜与民争利,大肆开设那些产业,一心想要多赚钱。

不管怎么样,皇上与陈太尊想要多赚钱的事,现已深入人心,徐世子当然也清楚,更清楚这可能就是那刘姓富商突然主动跑到大营来,找乐阳郡主奉上大笔银两的原因所在。

说是为了送女儿进大营体验生活,实则是为了想要讨好皇上与太尊,对那二位有所求,徐世子相信那两位一定能看出这里面的深意,会不屑收这富商的钱。

可是事实证明,他还是太天真,料错了皇上与陈太尊,他们与乐阳郡主一样,对钱绝对是真爱,就算看得出来别人的用心,没条件,不惜临时创造条件也要收下那笔钱。

徐世子实在不知道这件事对大营而言,到底是好是坏,心情复杂的对再次重获校尉之职的李常欣道。

“恭喜郡主得偿所愿,营中虽然没有什么大秘密,但是兄弟们轮值换防的规则,都属于不便让外人知晓的事,还请郡主多注意些。”

李常欣当然知道这些,很有信心保证道。

“徐将军请放心,等到那刘姑娘来后,我会先与她约定三章,给她划好范围,并要求她不得多打听大营的事,若有违背,就提前结束她的新兵训练期。”

说完,李常欣想了想,又低声道。

“而且,徐将军可能不知道,那刘家本就是先帝门下,宫里很清楚对方的底细,我哥还欠着他家几十万两银子,您说,像这样的人家,若敢起什么心思,岂不是主动递把柄给我哥。”

徐世子这下算是明白了,人家主动送钱的目的,或许还真不是像他所揣测的那样,是有所求,而是单纯的想要表忠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