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这就是命,强求不得!”

成王却回道。

“那小儿给我们留了一条路,要求我们全家都要出海。”

梁太妃语气平静的问道。

“你怎么考虑的?”

“原州的事情彻底败露,继续留在安国,最好的下场是被圈禁,等待不知哪天会到来的大赦,出海的话,虽然一切都是未知,却有可为小辈另寻出路的机会,只是连累母后跟着遭此大难,儿臣心中实在惭愧!”

梁太妃却露出一个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神情,喃喃自语的回道。

“出海好,出海好啊,离这里远远的,死后哀家依旧可以做皇后,哀家永远都是这大安德宗的皇后。”

梁太妃出身自侯府,当年也曾是京中盛名远扬的贵女,与闺中好友孝昭皇后徐氏相继嫁给当时的太子,只是对方是正妃,她为侧妃。

她们共同的丈夫登基为帝后不久,孝昭皇后就早逝,她费尽心机的斗败宫中其他妃嫔,成功坐上她梦寐以求的位置。

娘家梁氏也因此而受到重用,没隔几年就成功晋为国公府,倒是徐家的国公之位被一贬再贬,后来只剩下大将军之位。

成功将徐氏儿子的太子之位给废掉,还将对方流放在外后,是她这一生最荣光的一段日子,眼看太子之位,乃至皇位,都是他们母子的囊中之物。

结果先是她儿子因伤致残,彻底无缘大位,却被定性为意外,之后便是她为给儿子报仇心切,行事不谨慎,露了破绽,被人抓住机会拉下皇后之位,这让她实在很不甘心。

那徐氏虽然死得早,却是到死都是皇后,死后被封为孝昭仁皇后,不仅对那已经跌入尘埃的儿子,又重新爬了起来,顺利继承皇位,对方那长相和其如出一辙的孙子,现在也成了皇帝。

只有她,处心积虚的算计了大半辈子,抛弃曾经的自己,结果什么都没捞着,死后还只是个妃,只是妾,甚至她的儿孙,现在还要被对方的孙子给流放,凭什么命运要待她如此不公?

出海了好,离开这安国,就没人知道那些过往,知道她的屈辱!

看到他母亲那有些癫狂的反应,成王心痛不已,他早知道,嫁人为妾,就算后来被扶正过,依旧只是继后的经历,是他母亲心中最大的心结。

而他之所以在残疾后,依旧对皇位不死心,有相当一部分因素,就是为了他的母亲。

就算是继后,也是曾经母仪天下的皇后,却在被废黜后位,贬回妃位,这其中的巨大落差与打击,让曾经距离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却因伤残而失去竞争机会的成王感同身受。

所以他从那时起,就已定下目标,不仅要让他母后当上太后、太皇太后,恢复她母仪天下的尊荣,还要帮她母亲消去最大的心结,只要他能坐到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上,一切都是他说了算,这一切都有机会实现。

如今他的一切谋划都付诸流水,在安国注定没有机会实现他母后的夙愿,若是去了海外岛国,就能按照安国的制度另建一个安国,那么他的母后就会是永远的德宗皇后。

这也是成王对自己全家都被发配到海外的安排,并不是那么排斥的原因所在。

对于京城众人而言,近来的大消息可谓是一个接一个,以女儿身进入大营的乐阳郡主,以去援之名去原州,不仅将原州所有衙门都给控制住,还以不损一兵一卒的战绩,俘虏数量多达上万的私军。

接着便是京中的顶尖权贵成王府被围,身份格外尊贵与特殊一些梁太妃的娘家,长国公府梁家男丁被下大理寺,忠勇侯府余家男丁被下大理寺,前承相府郭家男丁被下大理寺等等。

正当有人在私下里议论,历代皇帝继位后,总是少不了要出现的抄家灭族,虽迟但到,新帝与太尊看着宽仁,其实也都是心狠手辣的主时,王修业已经带人押着一二百名重犯,踏上回京的路。

看到伴随这一消息,先一步送回京的各种口供与账目等资料,安常煦再次被气到怒意滔天。

“奶,我们对那些的人处置,实在太宽容了一些,您看,他们竟然是用禁药训练私军,大批训练这种不惧痛苦,只知杀/戮的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