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启禀陛下,立太子一事,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康王年少,又是初入朝堂,您这么快就将他立为储君,臣恐过犹不及啊!”

康平帝不满的看着对方道。

“太子虽然年少,可他也是我安朝开国以来,被诸位大人共同点选出的最年轻的状元,若是因他年少便不立他,莫非朕要立个无才无学、空长年岁之人?”

这么一句话,迅速将这位大臣也堵得哑口无言,有段时间没有听人提及,让他们差点忘了,康王可不是一般人,人家还有个正经的科举状元出身。

以‘状元’在民间的崇高声望,立康王为太子,不止普通百姓会将这事视为佳话,连士林中的那些文人也都乐意之至。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二皇子康王被正式立为太子的消息昭告天下后,立刻引来一边倒的支持与拥护声。

康平帝若是个身强体健的皇上,看到太子竟在百姓心中拥有这么强的影响力,在士林中如此推崇,难免会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可是当他的身体已经彻底到了强弩之末,勉力维持的境地时,知道这些消息后,他只会感到欣慰。

康王府中,陈凤琪带着江燕娘,应柱国公夫人的邀请,将要乘坐马车前往京郊外的护国寺上香,她本身对这种活动不太感兴趣,前世今生都不曾去过什么佛寺与道观。

但是陈凤琪知道,结伴去名山大寺上香,为家人祈福,是京中贵妇们最为乐此不疲的活动,她少不得也要应酬一二。

将婆婆送入车内后,江燕娘自己正待登上马车,眼角余光看到李常欣穿着一身劲装,牵着一匹身姿矫健的骏马过来,她立刻脸色大变。

“常欣,你这是要做什么?想要骑马,你在府上的校场跑跑也就算了,怎么还打算骑出去?”

李常欣讨好的作揖道。

“娘,家里的那校场还没我们庄上的运动场大,根本跑不开,一点劲儿都没有,难得您和奶今天出门,也让我带着大红出去透透气呗。”

江燕娘也知道,对于活泼好动的大女儿来说,京里的生活太无趣了些,可她还是狠心拒绝道。

“这里可是京城,不是我们庄上,哪能由着你的性子来?”

陈凤琪却在此时掀开车帘道。

“算了,随她吧,常欣,我们可要说好了,在京里,你一定要牢牢跟在马车旁,不可以策马疾驰,出城后,也不可以独自乱跑,小雪,你与她一起,帮我看着她一点。”

赵小雪闻言,立刻面露惊喜的应下,她在父母双亡后,被舅家作主送到南江书院,在南江书院生活近七年的毕业生,比李常欣大半岁,两人的性格十分相投。

都是那种明明享受着最好的教育资源,结果却习得一身拳脚功夫,骑马射箭的功课成绩远超书院中的大批男生。

在文化课方面,不说是一窍不通,反正除了会讲授兵法与历史战争案例的历史课,其它课,都学得很费劲,连及格都难的那种。

去年自南江书院毕业后,不想回家听从长辈的意思嫁人,她便主动放弃母亲的嫁妆,与李家签下长契。

京里的生活不仅让李常欣感到处处受限,赵小雪对此也深有同感,十分怀念在李家庄时,出去办事可以以马代步,在无人的路段,可以纵情策马飞奔的日子。

看到两个女孩兴奋的样子,江燕娘只好咽下已到嘴边不赞成。

“你们两个都要把帷帽戴好,本来就不白,再出去晒一天,关屋里也捂不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