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康王府本是皇家园子,里面的各种建筑与景致都是现成的,不可能大兴土木的推翻重建,安常煦只能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为习惯李家庄的生活习惯的李家人,让人对其进行一些改建,早已完工。

马车车队抵达康王府时,正门大开的康王府中,迅速列队走出两列身穿不同服侍的人,年龄段不一,不是什么仆役,成排的站在那里,看着就很有规矩。

迅速下车的安常煦,亲自扶着祖母下车后,又扶出江燕娘与两个妹妹,见李成锋已经带着李常泽过来,一名身着官服的中年人上前道。

“下官姚青,忝为王府长史,恭迎护国夫人、安远伯、伯夫人!”

在其身后的两列人也都随之高声恭迎,声势不算小。

每到南江书院里举行什么大型活动,几百上千名学生高声表示恭迎时,声势动静远比这大,所以李家人都没将这将这点儿阵势放在心里,更谈不上被惊到,或是感到拘促。

安常煦从旁解释道。

“奶,爹、娘,这些都是府里配置的属官,他们的名录,我回头交给会让人送过来

陈凤琪客气的点头道。

“有劳姚长史与诸位。”

正式进入到康王府内,就能发现,这府中说是一步一景也不为过,十分精致奢侈,陈凤琪虽然不是主要研究华夏古代历史建筑的历史学者,但是看到那些无比精致华美的建筑,她也忍不住心动。

在旁人看来,陈凤琪注视着那些建筑的目光,像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被王府的奢华给惊住,安常煦却很清楚他祖母的关注点在哪。

“祖母若是对这些建筑工艺感兴趣,我可以从工部请来精于此道的工匠,为祖母好好讲解一下这些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原理与流程。”

不管怎么说,这大孙子的贴心,永远能让陈凤琪感到十分受用。

“暂时不用,我对建筑方面不是太了解,不过这些都是我们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我们可以邀请那些经验丰富的工匠,将他们的毕生本事整理成文,在南江书院开课,以便传于后世。”

时下的工部中,聚集着一大批技术与经验都很丰富的珍贵人才,若能有机会将他们的本事给掏出来,完全可以在南江书院里开设相关专业。

让这些能令掌握着科学技术的后世人,都深感惊艳与惊叹,却无法复制的文明瑰宝,可以完整的传承下去。

“好,这事不难办到。”

安常煦打算回去就将这件事记下来,虽然他向来自负记忆力好,可是常握着帮人训练记忆力技巧的祖母,都一再告诉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所以他也习惯备着记事本,将一些他认为很重要的人与待办事项,都给记下来,以防被忘记。

陈凤琪想到这个时代中出色的工匠,大多都讲究父传子、子传孙,有些敝帚自珍,摇摇头道。

“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唯有拿出足够的诚意做交换,让他们知道,将自己的看家本事公开出去后,不仅能让他们获得现实的名利,他们的子孙也不会因此而丢掉饭碗,才能让人家心甘情愿的同意这种交易。”

安常煦点头道。

“奶就放心吧,我又不是强盗,怎会做出强夺别人饭碗的事。”

姚长史陪着走在斜后方,听到两人的对话,心中有些意外,虽然知道眼前这位护国夫人,就是此前名声虽然不显,却被许多势力在暗中关注的南江书院幕后东家。

但他与许多人一样,都以为这位也就是出了钱,南江书院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年间,一跃成为朝野上下备受关注的一股势力,既有玄隐先生的影响力够大的缘故,也有近期才被曝出来,邵丞相竟是当年亲自主持创建南江书院的首任院长的因素。

现在看来,这位护国夫人还真是位非同一般的人物,既有眼光,也有格局,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比较清奇。

旁人看到眼前这些雕梁画栋的奢华建筑,首先想的肯定是其所代表的地位与荣华,这位关注的却是建筑本身蕴含的工艺,想的是如何能让那些工艺传于后世。

虽然理解不了对方的思路,也让姚长史感到有些钦佩,同时也对眼前这对祖孙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只有足够了解与亲近,才能做到这样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