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这话竟然出自他祖父之口?

张文谦一脸的错愕与不敢置信,他怎么也无法相信,他这位都快被文坛奉为文圣的祖父,竟然能说出这种话。

就算他早知道祖父并不是世人以为的那种传统大儒,可他祖父素来是个克己尊礼的君子,说话做事虽然并不迂腐,却是对他对别人,从无虚言。

这样的人物,怎能漫不经心的说出假做真时假亦真的话呢?

玄隐先生有将自家孙子一脸信仰坍塌的崩溃反应看在眼中,将手中的茶杯放下后,才接着说道。

“你要记住这次的经验,这些才是真实的世情,我们学到的那些,且在传承的那些,包括我们所知道的那些古往今来的人与事,大多都是别人愿意让我们知道,让我们传承的,这才是这真相。”

“你若不能认清并接受这一点,以谦虚的心态好在这南江书院中学习并融入,将来你就安心留在书院里,好好当个只能教人考科举的先生。”

对未来怀着雄心壮志的少年闻言,心中实在有太多的疑惑与不服气。

“祖父,这些与您从前教我的,不一样啊?”

玄隐先生正色道。

“所以我已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现在正在努力纠正你的思想,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与事,都无法用好与坏、黑与白来分辨,我们只能在确定自己持身正的情况下,学会以理智的中产态度,去分析与对待好坏、善恶、黑白之间的部分。”

这些都是高显这几年跟在东家太太身边,学习并领悟到的一些经验,若非他们二人之间的交情足够深,对方绝对不会这般倾囊相授,让他从中获得许多感悟。

尤其是在教养后辈方面,身为长辈,就算是玄隐先生,也不能免俗,打小就按照圣贤书中的内容,重点教孩子仁、孝、礼、义、信,致力于将对方培养成一个君子。

这样教导下来的成果,也的确很喜人,他的孙子年少成员,学识优秀,性情还很谦和,得到许多人的交口称赞。

这曾一度让玄隐先生感到很自豪,自认将孩子将得很好,可是来到这南江书院的短短时间内,有了那些非常务实的南江书院学生做对比,他已经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由他一手教养出来的孙子,最欠缺什么。

东家太太曾跟高显说过,一个过分理想主义的人,适合做研究,也适合教人知识,却不适合仕途,也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东家太太虽然不通诗词,也不耐烦读圣人书,更不擅长书画,也没兴趣学,可是神奇的是,她说话做事都自成章程。

教养孩子也很有一套,从不会因为孩子年龄小,就对孩子隐瞒这真实的现实与世情,总会耐心的为孩子分析他们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告诉她的孙子孙女,人性复杂,人心难测,善恶往往只在一瞬间,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清醒与理智,不要人云亦云,却要做到看破不说破。

人都重利,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那样会为自己树敌,招来嫉恨与不满,也不要做出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去讨好别人的行为,那样做的结果,不仅讨好不了别人,还会让人得寸进尺,认为自己软弱可欺。

玄隐先生极为认可的观点,但他从不曾这般教过他的孙子,所以他的孙子虽然也是在乡野长大,却是个只会读书考科举的典型读书人,不通世情,活得十分理想主义。